信息公开 内网 邮箱 English 旧版入口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学校领导
    组织机构
    学校标识
    学校精神
    学校位置
  • 院部设置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
    致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程师学院
    体育部
    国际教育学院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创业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博士导师
    学硕导师
    专硕导师
    教师发展
    人才招聘
  • 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
    科研平台
    科研管理
    成果转化
    学术期刊
  • 校园生活
    图书馆藏
    医食住行
    学生服务
    讲座论坛
    第二课堂
    校园风光
  • 合作交流
    校友会
    教育基金会
    境内合作
    境外合作
    海外学习
信息公开 内网 邮箱 English 旧版入口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学校领导
    组织机构
    学校标识
    学校精神
    学校位置
  • 院部设置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
    致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程师学院
    体育部
    国际教育学院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创业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博士导师
    学硕导师
    专硕导师
    教师发展
    人才招聘
  • 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
    科研平台
    科研管理
    成果转化
    学术期刊
  • 校园生活
    图书馆藏
    医食住行
    学生服务
    讲座论坛
    第二课堂
    校园风光
  • 合作交流
    校友会
    教育基金会
    境内合作
    境外合作
    海外学习
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平台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学术期刊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学术期刊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开展有组织科研、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施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基于“资源积聚、交叉融合、产出导向、务实高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充分发挥能源科技、智能制造与装备、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的优势,构筑搭建了“协同创新大平台-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校内科研机构”相互依托、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现有代表性协同创新大平台四个: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独立法人单位)及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八个,包括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工程实验室(1个)。此外,学校专门成立了氢能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会同CNAS认可实验室、校内重点科研机构、科研创新团队和分析测试中心等,为学校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支撑和条件保障。

依托上述科研平台,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主动服务和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围绕首都社会发展和产业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一体化创新研究。“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主持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2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00余项,师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5万元且近70%的科研经费源自企业或行业。近五年,学校获授权发明专利330余项,企事业委托研发服务经费超过2.38亿元,获省部级或国家级行业协会科技奖励近40项,在智能制造、材料与化工、节能环保、工控安全、城市安全运行与管理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研究特色并培养时代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重点科研机构名称和类型 所依托二级单位 批准成立时间
光机电装备技术8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2004-05
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8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1-03
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8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1-05
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装备8 机械工程学院 2016-12
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8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6-12
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8 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2010-01
北京现代产业新区发展研究8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2012-08
石油和化工行业工艺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平台 信息工程学院 2022-10
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工程应用研究所8 校级重点科研机构 机械工程学院 2018-03
环保多相流分离与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所8 机械工程学院 2018-03
安全生产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研究所8 信息工程学院 2018-03
能源经济研究中心8 经济管理学院 2018-03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8 人文社科学院 2018-03
高分子材料环保处置技术研究所8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8-03
化学品危险性防控技术研究所8 安全工程学院 2018-03
油田应用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所8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8-03
纳米光电子与高能粒子研究所8 致远学院 2018-03
转发
  • 学校官微
  • 学校微博
  • 北石化企业官微
本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1292015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 邮编:102617
版权所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3) 京ICP备0506444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