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有专职研究人员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队伍结构总体上以青年教师为主、中青年相结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心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梯队,目前下设能源需求与效率、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和政策、气候与环境变化、绿色供应链等四个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任务互为基础,相互补充,以能源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复杂系统分析与建模为核心手段,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心围绕建设“绿色北京”、“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的重大需求,以我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经济管理问题为核心,基于大数据、数据挖掘、决策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与研究方法,针对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为区域政府制定能源与环境战略及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构建一个文理科交叉,科技、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领域结合的高端专家智库网络。
依靠国家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支持,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能源运行综合调节水平,不断推进清洁能源体系建设,为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是京津冀地区能源发展的基本愿景,也是中心致力于京津冀能源战略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根据京津冀城市发展和能源工作的布局,尤其是战略性能源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本中心主要开展能源供应与需求、能源安全保障、能源效率评估、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研究与管理决策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区域能源供应与投融资、特大城市能源需求与效率、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和政策研究、京津冀低碳发展与协同减排、新能源与区域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
在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累下,中心形成了学校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重要的特色研究方向 —— 能源发展与评价,该方向是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重要支撑方向。以能源发展与评价为主线,在能源环境技术经济评价、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效管理、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形成了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目前,中心已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5项、北京市教委等其他项目30余项;获得重大横向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在SCI、SSCI、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中心在不断创新并累积科研成果的同时,高度重视与政府、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国家能源局、中石油、中石化、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大兴区发改委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政府及相关单位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评价。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更好地激发研究中心科研创新能力,实现科研服务于应用,实践推进创新的良性循环。
联系人:王风云,卢密林
联系电话:010-60228016(O),010-60228007(O)
电子邮箱:Wangfengyun@bipt.edu.cn,Lumilin@bi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