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内网 邮箱 English 旧版入口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学校领导
    组织机构
    学校标识
    学校精神
    学校位置
  • 院部设置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
    致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程师学院
    体育部
    国际教育学院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创业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博士导师
    学硕导师
    专硕导师
    教师发展
    人才招聘
  • 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
    科研平台
    科研管理
    成果转化
    学术期刊
  • 校园生活
    图书馆藏
    医食住行
    学生服务
    讲座论坛
    第二课堂
    校园风光
  • 合作交流
    校友会
    教育基金会
    境内合作
    境外合作
    海外学习
信息公开 内网 邮箱 English 旧版入口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学校领导
    组织机构
    学校标识
    学校精神
    学校位置
  • 院部设置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
    致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程师学院
    体育部
    国际教育学院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创业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博士导师
    学硕导师
    专硕导师
    教师发展
    人才招聘
  • 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
    科研平台
    科研管理
    成果转化
    学术期刊
  • 校园生活
    图书馆藏
    医食住行
    学生服务
    讲座论坛
    第二课堂
    校园风光
  • 合作交流
    校友会
    教育基金会
    境内合作
    境外合作
    海外学习
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学术期刊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学术期刊
学科建设

学科是高等学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使命的核心载体,学科发展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由于学科建设的基础作用、聚集作用和支撑作用,因此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是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长期定位于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应用型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事应用型科研、取得应用型成果,积极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和有组织的社会服务。学校2018年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希望通过坚持“传承优势、突出主干、培育特色、强化应用”的学科建设方针,力争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构建起以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为基础、以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为主体、以博士学位授权点为高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体系。

学校现有6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080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工商管理(1202);有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审计(0257)、电子信息(0854)、机械(0855)、材料与化工(0856)、资源与环境(0857)、能源动力(0858)、生物与医药(0860)。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下属专业领域基本涵盖了校内所有本科招生专业,为推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本硕贯通人才培养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现有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1个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机械工程)。2018年7月,学校与清华大学签约结对共建机械工程学科。根据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机械工程学科2022年位居全国前50%、第108名,在北京市属高校中名列第三。

学校立足北京、依托行业、面向全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产业,积极加强省部级和国家级条件平台建设,目前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和化工行业创新平台(1个)、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2个)等。学校还抢抓机遇,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氢能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铺就“高速路”。学校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过亿元,年度师均竞争性科研经费超过15万元,为全面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四五”以来尤其是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继续重点布局材料与化工、智能制造、城市安全运行与管理,积极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与电子信息等学科专业领域,基于“人工智能+”和“+安全应急”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在发展壮大机械工程(080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安全科学与工程(0837)、工商管理(1202)等校级主干一级学科的同时,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智能科学与技术(1405)等一级学科的实力水平,构建完善“传统优势学科→特色重点学科→交叉培育学科”三个层次的主干学科建设发展体系。

学科建设.jpg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主动融入北京高精尖经济体系,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转发
  • 学校官微
  • 学校微博
  • 北石化企业官微
本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1292015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 邮编:102617
版权所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3) 京ICP备0506444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