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研究漫谈——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第三十五讲开讲

山川呈瑞,地不爱宝。11月1日晚7点,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迎来第三十五讲。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钊先生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出土文献研究漫谈”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清源书院院长杨荣祥教授主持,200余名师生在致远讲堂聆听讲座。



刘钊教授在讲座中强调出土文献对于历史研究尤其是对于思想史及文献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初,王国维先生提出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即旨在强调地下出土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出土文献不仅对古书的辑佚辨伪、源流考镜、校勘释读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先秦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讲座中,刘钊教授向同学们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大量出土文献中的实例,并详细介绍了出土文献都有哪些,记载了什么内容,同时揭示出土文献在语言学和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刘钊教授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出版《出土简牍帛书文字丛考》《古文字考释丛稿》《古文字构形学》(修订本)等专著,发表文章百余篇。



讲座结束后,刘钊教授还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出土文献研究和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同学们表示通过刘钊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大家对出土文献以及古文字有了更深了解,同时也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