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传统文化——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第六讲开讲

梁启超说:“《诗》三百篇,为我国最古而最优美之文学作品。”11月17日晚,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第讲开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常森以“《诗经》与传统文化”为题讲述了《诗经》的文化奥秘和文化价值。讲座由人文社科学院名誉院长杨荣祥教授主持

IMG_6719

常森教授首先介绍了《诗经》的基本内容和结集过程,指出《诗经》之于中国文学、史学、哲学的重要价值和对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以生动活泼的故事和鲜活的历史文物图文为线索,常教授向广大师生讲述了他对于“文化”本质的理解。常教授以《诗经》中的三首诗为例,深入解析了儒家学者如何将其建构为儒学价值的渊薮,进而通过立于官学从体制层面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历史的“经典化”进程。

IMG_6734

第一个例子是《诗经·大雅·生民》,常教授从相似巫术和接触巫术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出发,解释了诗中所讲述的姜嫄踏足印而受孕的历史传说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个例子是《诗经·小雅·绵蛮 》,常教授介绍了《诗经》中这个黄鸟落于山谷幽深之处的清新意境,是如何通过孔子及儒家学者的阐释,成为“于止,知其所止”的重要人生道理和宏大社会主题,并由此引申解释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君子之道。

IMG_6751

第三个例子是《诗经·小雅·鹤鸣》,常教授阐释了鹤鸣、鱼潜、檀下有木、他山之石四个意境,经过朱熹等儒家学者的解释,成为“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的处事原则和人生道理。

IMG_6780

最后,常教授又对“文化流失”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诗经·郑风·子衿》中对“青”的文化误读和误解为例,指出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脱节,给经典阅读带来的障碍和困境。

IMG_6775

常教授还现场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诗经》文化内涵误读,青年学子如何学习经典、利用经典的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和互动。

 

                        图片:何震坤

                        审核:鲁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