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中国文学中的佛教影响--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第二十八讲开讲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包括对汉语和中国文学。那么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中,有哪些词汇来源于佛教?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中,又有多少佛教文化的影响?11月16日晚,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迎来第二十八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朱冠明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汉语和中国文学中的佛教影响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清源书院院长杨荣祥教授主持。按照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朱教授在线上进行讲授,我校近200名师生认真聆听了讲座

C:\Users\APC\Desktop\北石化\清源书院大讲堂\第28讲\简报\微信图片_202211171353521.jpg

在讲座中,朱教授深入探讨了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在汉语中,很多我们熟知的词汇实际上都来源于佛教,这些词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佛教专门用语,如般若”“优婆塞/夷”“ 伽蓝等;二是已经成为全民语言,但还能让人意识到它们是佛教用语,如和尚”“菩萨”“罗汉”“地狱等;三是已经深入到汉语的血液里,人们已不能意识到它们的来源,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汉语的词汇系统之中,如世界”“现在”“结果”“圆满”“庄严”“因果等。很多常用词语,虽然不是直接来源于佛典,但其形成过程也与佛教的影响有关,如自己 开心”“师父等。

佛教对中国文学同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格律诗的形成、白话小说的发展等,都与佛教传入有很大的关系;甚至白话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能看到佛教文献的印迹。

C:\Users\APC\Desktop\北石化\清源书院大讲堂\第28讲\简报\微信图片_20221117135849.jpg

朱冠明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语法史和佛教汉语方面的研究,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佛典语言的中国化首席专家。其专著《〈摩诃僧祇律〉情态动词研究》(2012年)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一等奖,专著《先秦至中古汉语语法演变研究》(2016年)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C:\Users\APC\Desktop\北石化\清源书院大讲堂\第28讲\简报\微信图片_202211171348073.jpg

朱教授在讲座中列举大量耳熟能详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语言与文学中的佛教元素,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线下线上同学认真听讲,并在云班课上APP上积极讨论。

C:\Users\APC\Desktop\北石化\清源书院大讲堂\第28讲\简报\微信图片_202211171348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