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践教学»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

北京燕山石化工程公司从事环保工程建设20余年,具有雄厚的环保技术力量和丰厚的工程建设经验。早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建成炼油污水处理场、化工污水处理场和橡胶污水场。近十年来,又完成了总计3.6亿元的环保工程项目,主要有:采用美国ES技术对化工污水场进行改造,处理能力增至1825吨/小时;建成处理高浓度废水(COD<6000毫克/升)的间甲酚净化站;建成20000立方米/日的燕化星城生活污水场;完成燕化乙烯改扩建配套工程2500吨/小时的牛口峪污水处理场;完成燕化炼油厂改扩建配套项目1500吨/小时的西区污水联合改造工程。目前,1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装置正在建设。

一系列环保项目的投用,为燕化地区、下游河道及首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自1987年以来,燕化公司连续9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排污总量逐年下降,外排污水达到北京市二类水体排放标准(COD<60毫克/升),连续8年获得北京市环境保护优秀单位称号。

1.炼油污水处理场(西区)

设计能力1500t/h,主要为燕化公司炼油厂、橡胶厂服务,污水种类包括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碱污水、循环水排污、生活污水以及橡胶污水。该场始建于1969年9月,1978年5月完成二期工程,1988年建成污泥脱水与焚烧装置,1992年4月与橡胶污水场合并,1997年5月完成联合改造。主要流程包括隔油、一级浮选、二级浮选、表面曝气、鼓风曝气、沉淀,以及污泥浓缩、脱水、焚烧等。出水水质:油< 5mg/L,硫< 0.8 mg/L,酚< 0.5 mg/L,COD< 80 mg/L。

 

该工程包括了泵房、加药间、加氯间、过滤间、臭氧间等新建建筑物;集水池、曝气生物滤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加氯氧化池、清水池、污泥池等新建构筑物;以及各类泵、管道、过滤器等设备。由于综合应用了生物曝气滤池、折点加氯、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等技术,该装置控制过程难度很大。燕山石化环保事业部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组成精干的科技攻关队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完善和优化回用装置的各项工艺指标,逐步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考核体系,使新生水合格率逐步提高,满足了装置循环用水的要求。

该项目的设备购置费约500万元;运行费用包括混凝剂、助凝剂、液氯、活性炭等材料的消耗,电、蒸汽、新鲜水等燃料及动力费用。这些直接费用约合每吨产水0.82元,加上管理、折旧等等,每吨产水的总成本约合1.22元。对于所在地的新鲜水价,废水回用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该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已成功回用于炼油厂工业用水和橡胶事业部循环水补充用水。该装置2003年生产再生水达240万t,2004年处理污水量达580万t,不仅缓解了燕山石化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对石化系统污水回用工作具有示范作用。这项工作,使燕山石化环保事业部实现了由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型向污水资源利用型企业的转变。

2.化工污水处理场(东区)

设计能力1825t/h,主要承担燕化公司化工一厂、化工二厂、化工三厂、聚酯厂、仪表厂等单位的工业废水和部分生活污水的处理任务。该厂始建于1978年,1988年与美国工程科学公司(ES公司)、日本大阪煤气公司(OGE公司)合作完成改扩建工程,使之成为我国石化行业规模较大、工艺先进、配套齐全的污水处理场之一。主要流程包括:均质、隔油、中和、浮选、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混合配水、曝气、沉淀,以及污泥消化、浓缩、脱水、焚烧等。出水水质:油<4mg/L,酚<0.2mg/L,COD<80 mg/L。

2003年,燕山石化在炼油污水成功回用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东区污水回用装置的规划和建设。东区污水回用装置设计取水量1200m3/h,每小时生产800m3除盐水。所采取的基本工艺流程为,以西区净化车间纤维球-活性炭过滤的出水为进水,经过超滤膜,去除大分子、胶体、悬浮物、细菌等;超滤的产水再经过高效反渗透膜去除98%的盐分;反渗透产水进入现有的离子交换系统,处理后的水是软化水,无论是用于循环水还是锅炉水都有保证,甚至可以饮用(其水质通常比饮用水还要好)。

超滤进水水质为:CODcr ≤40mg/L、浊度≤5.0NTU、油≤2mg/L、氨氮≤1mg/L、悬浮物≤5mg/L、TDS≤1000mg/L、Ca2+≤240mg/L。采用OMEXELL公司的超滤SFP2660,聚偏氟乙烯(PVDF)材质,过滤孔径0.03µm;共10组,8组运行,一组备用、一组清洗,每组出力70 t/h。为节约占地,采用上下两层布置方式。反渗透装置采用二段式15׃8排列,设计出力为103 t/h/套;进水加阻垢剂Flocon-135,加药量为3ppm。

2004年7月26日,东区污水回用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的准一级脱盐水,当天就开始对化工厂进行了试送水。7月27日上午10时,东区污水回用装置生产的准一级脱盐水以360t/h的流量成功输送入化工厂锅炉系统,替代新鲜水成功进行了锅炉补水。该装置达标运行后每年可为燕化节水600~700万t。预计东西区两套回用装置共同发挥作用所产生的回用水水量可接近燕山石化总用水量的1/6,不仅对中国石油化工系统开展污水回用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而且还将逐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同时也使燕化实现了由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型向污水资源利用型的转变,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生活污水处理场

处理能力20000m3/d,总投资1000万元,1994年建成投用。该场采用矿物渣填料二段法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出水水质:COD<60 mg/L,BOD5<20 mg/L。该工艺具有投资省、停留时间短、净化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动力消耗低等特点。

4.牛口峪污水场

处理能力2500 t/h,1995年建成投用,是燕化公司三十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配套项目,获得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以及“北京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项目”称号。该场引进美国星际科技公司提供的工艺包,采用氧化沟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和部分生活污水。出水水质:COD<80 mg/L,BOD5<25 mg/L。

5.工业废渣堆埋场

6.生活垃圾焚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