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清洁能源产业学院暨新能源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1402475556cc8ab3c90d8fa61a71a0c.jpg

4月26日,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需求,推动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研发深度融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于清源校区致远讲堂组织召开“清洁能源产业学院暨新能源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汇聚了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出版社、郑州大学等来自企业、行业、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专业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见证清洁能源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及新能源专业系列教材首发仪式。学校教务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科学技术处及机械工程学院领导班子、能源动力与工程系教师、学生代表共150余人参会。会议由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朱加雷主持。

清洁能源产业学院校企共建揭牌仪式

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学院与12家清洁能源产业学院共建企业代表共同揭牌,标志着校企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image.png

我校教务处处长王腾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成果与规划。他表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目标,此次研讨会是清洁能源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揭牌仪式后,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总经理赵峰以《航天沧州研究院与航天中试基地助力产教研融合发展》为题,分享了企业在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介绍了依托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加强与我校产教研融合发展的基础与规划。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聂连升则以《氢能革命驱动压缩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分析了氢能产业链中压缩技术的核心地位,呼吁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image.png

      为支撑全国首家以氢能为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我校历时三年半牵头编写了全国首套氢能系列教材,该套教材作为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已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当日在我校举行了教材首发仪式。

中国石化出版公司首席专家白桦致辞,祝贺系列教材首发,指出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撑,未来将联合高校与企业持续推出更多实践导向的优质教材。

下午,与会专家围绕氢能专业人才培育进行研讨交流。会议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亚飞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副院长赵东亚教授作《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主题报告,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刚围绕《液氢储运技术途径》展开探讨,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液氢储运的技术难点与发展前景。郑州大学周俊杰教授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报告中指出,新能源专业需紧跟“双碳”目标,强化跨学科融合,并建议加强校企联合课程开发。北京宏科庆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兆虎以《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技术趋势》为题,分享了企业在天然气液化领域的创新成果及市场展望。

会上,企业代表、出版社专家与高校教师就“新能源专业人才培育”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需通过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深化本科生及研究生分阶段实习计划、校企联合开发新工科实践课程、共同编写含实际工程案例的教材及专著、联合开展清洁能源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本次会议成功搭建了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为新能源专业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学院将依托产业学院资源,持续推进培养方案优化、实习基地建设、课程教材开发与技术联合攻关,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为学校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贡献力量,为国家“双碳”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建立 / 编辑:王莉鑫   审核:李林琳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