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人文社科学院高标准、前瞻性布局,建设数智人文多模态创新实训中心,为师生搭建了数智化能力提升的实战平台。且成功举办了系列培训,会展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和近三年引进的青年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班的开班仪式由我校人文社科学院院长王风云主持,她指出,当前数智技术飞速发展,为人文社科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学院要紧紧把握AI赋能的时代脉搏,积极推动“AI+专业”“AI+课程”体系建设,以实训中心为依托,打造数智化育人和创新实践新模式。
为确保培训的系统性与实效性,学校将培训内容分为六大专题模块,涵盖CAVE虚拟现实系统、眼动追踪系统、行为观察系统、女娲数字人直播一体机、仿真机器人及场馆管理系统。培训采取“理论+实操”方式,在理论层面,设备专家详细讲解了技术原理、系统功能和应用场景等;在实践层面,学员们通过沉浸式体验、三维建模、数据采集与分析、人机交互操作等环节,切实提升了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课程建设能力。
通过为期近两周的高强度培训,参训师生不仅完成了从“零基础”到“能应用”的跨越,更在数智化素养、实践创新、教学模式转型等方面受益匪浅。此次培训有效推动了学院“AI+课程”研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也为未来探索人文社科数智化人才培养新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学校人文社科学院将依托数智人文多模态创新实训中心,持续完善数智化实训与教学支撑体系,推动“AI+专业”“AI+课程”落地实施,打造具有前瞻性与示范性的数智化育人新格局。
作者:徐红霞 / 摄影:徐红霞 / 编辑:茆云杰 审核:李林琳 来源: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