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国三十余载,北石化这支团队,致力特种机器人中国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谈到,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瞄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涉核涉水领域和重大装备制造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这些领域存在的自动化焊接设备短板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深耕复杂环境下特种焊接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三十余年,矢志不移、团结拼搏,致力打造中国品牌的特种作业机器人。

这,就是北石化机械工程学院薛龙教授带领的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

照片1.jpg

特种机器人团队在英国TWI进行学术交流

微信图片_20230314170802_副本.jpg

薛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个人,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带头人。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敢为人先,不畏艰难,开拓出两大稳定科研特色方向,即面向工业领域的移动焊接机器人技术特色和面向健康医疗领域的服务机器人特色。


科技报国  牢记使命  心怀“国之大者”

上世纪末,随着国家“863”计划的推出,发展高科技、科技创新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后,随着核电工业、海洋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相关设施因环境腐蚀、疲劳裂纹等原因而引起的水下损伤问题也日益突出,新型高效、安全可靠的水下连接技术在这些能源工程结构的安全保障配套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欧美国家所垄断,设备费用高昂,国内亟需在该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但因涉及特殊环境焊接机理、腐蚀防护、焊接工艺、遥操作等多领域技术交叉,创新研发难度很大。

在此背景下,北石化蒋力培教授敏锐察觉到了这一创新发展契机,主动迎难而上,带领团队联合中海油、中石化开展水下机器人焊接技术研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创新成果。

照片3 蒋力培教授 2.jpg

蒋力培教授(右二)

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钢结构建筑的飞速发展,同时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应用复杂钢结构机器人焊接施工已成为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焊接的(社会)需求量很大,对于经验和技能要求又高,以机器代替人工是我们工程人孜孜追求的目标”,一位建筑施工企业总工感慨道。

从蒋力培到薛龙,团队始终把握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扎根特种机器人技术领域,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从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挂牌认证,到焊接机器人产业化工作全面推广,再到多个样板工程投入建立……2022年,薛龙教授团队牵头的“复杂工况下移动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回望一路发展历程,薛龙教授感慨万千,“现在我们已经在桥梁建筑、核电能源、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石油勘探等领域有了更长足的发展,真正践行了‘科研要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要把科研成果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同时,他也感慨于有这样一个齐心协力、奋斗进取的团队。“我本人是把科研工作当作一种乐趣,把兴趣与工作融合在一起,时时刻刻有这么一个好的团队和我一起做科研游戏,每当解决一个科研难题会感到由衷的欣慰,每当申获一个国家级高水平项目又倍感兴奋……这是一个非常幸运和难得的机会。为此,我特别感谢团队每一个成员,感谢蒋力培教授的科学精神传承,感谢学校给科研团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创新环境”。

微信图片_20230314182201.jpg

机械联合会原司长宋天虎(右上)与薛龙教授一同探望蒋力培教授


产教融合  勇攀高峰  有组织科研显硕果

面对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小的困境,如何打破平台局限,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寻找生存空间,成了薛龙团队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习总书记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是突破困境的当务之急,培养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敬业精神是团队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此,团队建立了一个人人都有发展权、公平合理分配的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面对国家级项目,项目负责人采用团队成员轮流承担制,这样激活了团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其次是踏踏实实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针对影响力小的问题,团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科研发展路线,先从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生产实践第一线、别人不敢碰的“硬骨头”中发现需求、解决问题,逐渐提升科研团队在行业的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30314170958_副本.jpg

薛龙教授在宝鸡桥梁厂,做高铁道岔垫板自动焊接生产线项目

这样,凭借实实在在的能力获得业内认可,团队成为了机械工程行业相关领域的龙头,如解决机械行业的机器人构型问题的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此为支撑,薛龙教授率领团队开始角逐国家级项目的主战场,打造了一个能够与国内一流高校、研究院所的国家级科研团队同台竞技的科研队伍。

“每一个项目都是挑战,所以我们特别团结,相比于其他团队来说,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优势。同时,每一位老师都不怕吃苦,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团队核心成员曹莹瑜副教授说道。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光机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发出包括移动焊接机器人、水下作业机器人、核电制造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等在内的系列化机器人,这些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体育场(“鸟巢”)等重大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助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和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的盾构机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工信部项目成为行业标杆,开发的盾构机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登上了CCTV9的超级装备栏目;另外所开发的核电焊接机器人产品推广应用于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建设项目中,推动了我国移动焊接机器人的高质量应用与发展,使“中国智造”走出国门。

微信图片_20230314180721_副本.png

我校自主研发的盾构机自动焊接机器人在CCTV9《超级装备》亮相

港珠澳大桥自动焊现场.jpg

港珠澳大桥自动焊现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自动焊现场.jpg

国家体育馆(“鸟巢”)自动焊现场

哈汽百万兆瓦核电低压末三级环式隔板自动堆焊现场.jpg

哈汽百万兆瓦核电低压末三级环式隔板自动堆焊现场

上海中心大厦自动焊现场.jpg

上海中心大厦自动焊现场

2017年3月,团队自主研发的焊接机器人正式参与到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中。刚性直轨道移动焊接机器人、管道式焊接机器人、柔性轨道移动焊接机器人等3款焊接机器人齐上阵,先后应用于机场C型柱箱型梁、网状屋盖圆管杆件和球节点连接、中央连桥箱型梁、到港/离港高架桥等处的现场焊接作业,完成了400多道焊缝的自动化焊接,焊缝长度1000多米,焊后检测合格率100%。

薛龙教授介绍说,高空大跨距移动焊接机器人在大兴国际机场获得成功应用,在服务北京建设的同时,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提升了国产焊接机器人的知名度,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钢结构移动焊接机器人的研发迈出了一大步。

照片7 北京新机场自动焊现场(低空).jpg

北京新机场自动焊现场(低空)

照片8 北京新机场自动焊现场(中空).jpg

北京新机场自动焊现场(中空)

照片8 北京新机场自动焊现场(高空).jpg

北京新机场自动焊现场(高空)

近年来,面对北京市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的调整和北京市重点发展养老、助残、医疗服务产业的重大需求,为了更好服务于北京,薛龙教授及时抓住机会,利用团队的沉淀的特种机器人技术优势,组建了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团队,并积极开展医疗康复机器人精准康复技术研究。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支持,并在运动伤病诊疗关键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2022年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30314181610.jpg


甘为人梯  培根铸魂  科研育人新范式

多年来,薛龙教授矢志不移,将全部的心力与热血都奉献给了科研。他似乎永不疲倦,给学生上课、外出评项目、带团队做科研、关心团队成员发展……作为“一家之长”,他事无巨细,永远精力旺盛。

“薛老师是一位非常纯粹的学者,可以说真性情,在科研上专找硬骨头啃,专找具有挑战性的卡脖子难题做,在他身上,从来没有放弃二字。”曹莹瑜笑称,“他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

薛龙教授能看到每个凌晨两点的北石化,更能发现每位团队成员老师的闪光之处。科研攻关之余,作为一名优秀学科带头人,他积极组织老师们申报国家与北京市高水平研究项目,有计划形成人才梯队,为成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团队成立以来,获得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04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

此外,团队借助北石化的实践育人优势,建立了完善的特种机器人人才培养体系,将基础理论与动手实操相结合,让团队的每一位学生都要过机器人关,要求学生对国内外各种品牌的机器人都能上手实操,掌握真实的本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

目前,薛龙团队所培养的多名毕业生已成长为相关制造业央企、国企、外企等知名企业的核心骨干,并传承北石化特种焊接机器人领域不屈不挠、勇于突破的精神,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

微信图片_20230314171253_副本.jpg

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高质量发展中坚持以科研创新为动力,始终瞄准国家和首都重大需求,培育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产业需求为己任,为一批批科研人提供创新发展的沃土。正是因为这样有力的支撑,诸如薛龙、张小红、刘强、赵国新等科研工作团队才能专注科研,聚力实践,推动了北石化发展历程中一个又一个的新高潮。

(衷心感谢薛龙、曹莹瑜、黄继强等老师在采访过程中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提供的相关资料与素材。)


作者:王莉鑫、李林琳 / 摄影:朱昶安、张世英 / 学生记者:刘婵媛

统筹:李林琳     来源: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