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大新闻揭晓
作者: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发布日期:2018-12-29 文章编辑:胡芳 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日,在全校师生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8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顺利结束。经过网络投票、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建议,学校研究确定,正式公布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8年十大新闻。内容如下:
一、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北京市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办学层次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我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三个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获批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破除制约发展瓶颈,学校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得到专家充分肯定。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8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等文件,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加牢固,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更加清晰明确。
三、举办建校四十周年系列活动,汇聚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强大力量。
隆重召开建校四十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全面回顾建校40年办学历程和发展成就。举办校友企业家创新创业论坛、建校四十周年高端学术系列讲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展等系列活动,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合作单位齐聚北石化,共谋发展大计,凝聚推动创新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四、与大兴区政府、燕山石化公司续签新时代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行业能力持续增强。
紧紧围绕新时代首都经济社会和产业行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分别与大兴区政府和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续签新时代战略合作协议,与慧科集团共建大数据学院,与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CED)及北财教育集团共建互联网人才服务平台,政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模式不断创新,为首都经济社会和新兴产业发展贡献新力量。
五、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技项目落户我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海外目标油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及方案研究”子课题“高效原油处理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智能农机装备”项目“农特产品绿色节能干燥技术装备研发”中“高热敏性高活性农特产品保质干燥机理研究”,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面向冬奥冰雪运动损伤康复机器人研制”等项目落户我校。同时我校参与承担两个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主持5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市教委联合资助项目。
六、荣获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实践育人收获新成果。
2018年暑期,我校84支实践团队,900余名同学奔赴祖国各地开展“乡村振兴”等专题社会实践。3支队伍获“2018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实践百强团队”一等奖,1支队伍获三等奖,6支队伍获“‘乡村振兴 青年作为’阳光使者专项百强团队”三等奖。学校首次获评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人民日报》、北京卫视等媒体对我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七、获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示范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再上新台阶。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8年,我校牵头申报的《京南大学联盟协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示范点》获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示范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次承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罗道全获聘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
八、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化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为十余个国家培养留学生,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一带一路”留学生专项奖学金。首次成班制招收国际硕士研究生,首次获得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在校留学生总数、本科生及教师出国交流人次人数创历史新高,促进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了国际化办学水平。
九、图书馆新馆揭牌投入使用,以学校精神为核心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