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动态

【课程思政】外语系举办“外语课程思政”线上教学工作坊

  5月20日14时,外语系党总支在线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外语系李娜书记、严姣兰副主任出席工作坊,全系共34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由外语系党总支主办,教工第一党支部承办。会议由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苏晓娟主持,分为四个环节:主题发言、交流发言、交流研讨、总结讲话。借助企业微信视频会议功能,广大教师交流了在外语课程思政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

第一环节由学校重点“课程思政”项目主持人,葛珊老师和翟赫老师做主题发言。葛珊老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和理念,并重点介绍了主讲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设计和持续改进措施。她认为要善于在课程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课程内容上要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形成稳定、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翟赫博士介绍了近期主持项目“疫情背景下中西文化对比思政教材”的筹备情况,他谈到教材主要内容围绕抗疫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引导学生对相关话题展开探讨,以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和家国情怀。

 第二环节为交流发言,有四位老师参与。孙淑玲老师提出做好课程思政的三个建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言传身教十分重要;二是教师要善于学习、要博学、要有开展“思政教育”的敏感意识;三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思政的保障。冯小萱老师提到课程思政要回归到课程当中去,善于发现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于课程教育,润物无声。她还结合所教课程《英美国家概况》,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邓文生老师认为外语人做思政工作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他建议课程思政要从国际形势出发,立足教材,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为重点,不断学习,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藏。苏晓娟老师提出思想教育的核心在于创造心灵的体验,而故事就是很好的课程思政载体,可以绕开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引起他们的关注,并启迪思考。

第三环节是交流研讨,有两位代表发言。何亚琴老师结合所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分享了自己的课程思政案例,并赞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带给她价值观的变化,同时也提议各位外语老师要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曹海凤老师认为课程思政要注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领,并将其和课堂活动有机融合。此外,她还分享了在四级作文辅导中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

第四环节为总结发言。外语系副主任严姣兰教授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现实意义,并对发言人的讲话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对石化外语人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教学坚守岗位,坚持交流和学习,表示感谢和赞赏,同时鼓励各位老师继续努力学习,保持思想先进性。

 李娜书记做总结讲话。她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介绍了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强调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指出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她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要转变理念和思维;二是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三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此次“外语课程思政”工作坊为外语系教职员工在疫情期间创造了线上学习讨论的机会,也为外语系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日,外语系还组织教师参加了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示范教学的线上研修,希望在疫情环境下助力外语在线教学,为外语教师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面提供借鉴和启发。

大学外语作为高校综合素质课程、外语专业课作为高校专业育人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共同肩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大学外语课和外语专业课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康心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