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概况» 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

1.课程建设目标

进一步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方法研究,探索适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建设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课程教师梯队,保障课程的高阶性;丰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强调最新发展动态,提升课程的先进性;以项目为驱动完善教学过程,提升课程的活跃度、创新性和挑战度;贯彻立德树人,强化对环保事业发展的担当与使命。

2.课程建设方向与改进措施

(1)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过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讨,带动课题组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组成员积极参与、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2)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育理念

进一步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综合设计,灵活运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增加以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足够话语权,注重学生协作学习及内容分享,同时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3)丰富和革新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进一步丰富完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独立网站(含教学视频)以及“云班课”、“雨课堂”等教学手段及课程资源,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和科技成果,促进教学资源多元化,构建支持学生泛在学习的条件基础。

(4)完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FDQM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等制定课程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教学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和过程评估,突出课程综合素养育人价值,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

(5)推进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

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能力培养、能力达成考核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重点强调对学生能力达成的评价,采集学生对课程各相关环节的意见及建议,常态化跟踪毕业生的发展状况,根据反馈结果推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