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会

温馨提醒:

今天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及工会组织教师、学生赴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纪念馆参观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10  点击次数:

“寻访先烈足迹,重温光辉党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及工会组织教师、学生赴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纪念馆参观

58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和工会组织全体教师党员、部分学生党员和教工共40余人赴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参观,材料学院领导班子全部参加。学院党委希望通过此次参观活动,让全体党员在实际环境中更加生动、具体地学习党史,学习革命先烈的革命意志,坚定做一名合格党员的信念。

 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纪念馆位于门头沟区涧沟村。当年的情报站地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前哨,于1941年初根据中共中央社会部的意见,由许建国同志组织建立,在根据地与北平城之间负责传递情报和护送来往人员。平西站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和东北抗联的联络工作,领导北平、天津和东北地区的情报工作、物色情报人员及人员派遣,电讯联络,传递情报资料以及护送人员及军用物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秘密电波在这里收发,情报在这里接送,物资在这里转运,中央领导阅读的报纸、医疗等物资由这里秘密发往延安,大批爱国青年、革命人士和国际友人,从这里秘密前往延安。

在这里,通过认真倾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仔细观看展厅中的图片、纪录片,近距离接触旧式发报机等实物,大家了解了一个又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英雄事迹。在1939年至1949年近10年的时间里,在平西站工作过的人员有100名左右,其中10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但却无不坚定地践行着两个字��信仰。许多影视作品都以平西站为原型,例如老电影《地下尖兵》中的许多剧情。更为著名的,是热播电视剧《潜伏》里的主人公夫妻,他们的原型是在平西站工作过的王文、王凤岐夫妇。随后在革命胜地,全体党员在材料学院党委黄建平副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

http://info.bipt.edu.cn/publish/xnclkxygcxy/images/content/2016-05/20160509170411820701.jpg

教师、学生党员在认真聆听讲解

http://info.bipt.edu.cn/publish/xnclkxygcxy/images/content/2016-05/20160509170411820895.jpg

教师、学生党员在交通站前合影

http://info.bipt.edu.cn/publish/xnclkxygcxy/images/content/2016-05/20160509170411820955.jpg

黄建平副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走出交通站,大家还一起重走了妙峰山的山路,在山顶一起眺望和辨认山前山后当年情报员们走过的各条路线。在山顶,近距离地端详历史,每一条山间狭仄的小路都仿佛刻下了先烈们奋斗的足迹,写满了他们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高尚品格,承载着他们以智慧和勇气付与实践的坚定而又崇高的信仰。每一位教师党员都被平西交通站的先烈们感动着,鼓舞着,他们的忠诚、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坚定,他们信仰的纯洁,让大家对于信仰、对于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http://info.bipt.edu.cn/publish/xnclkxygcxy/images/content/2016-05/20160509170411820067.jpg

老师及学生登顶妙峰山

参观结束,老师们久久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那些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们,就是从这座小四合院出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步步走向了中国革命的大舞台。通过参观,党员们对我党在这段时期的历史有了切身的体会和了解。寻访先烈足迹,重温光辉党史,大家纷纷表示,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顽强的意志、默默奉献和敢于牺牲的精神,立足于本职工作,以更大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 邮编:10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