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科生培养 >> 培养方案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人工智能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适应新科技与产业革命发展趋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发展转型的需求,以原始创新、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系统地掌握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研究的训练,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交叉创新应用的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

n          专业优势

专业立足于北京《“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 指出的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重点,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高地,建设国家人工智能赋能中心,推动应用牵引创新的人才需求,面向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供给模式,努力成为北京市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培养摇篮。

n          优秀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家级、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教授6人,副教授/助理教授5人,讲师5人,毕业于北大、清华、中科院,以及境外知名大学的人员超过一半。同时,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34人担任兼职教授,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

n          学科平台:

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共享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性能计算资源平台;与韩国亚洲大学成立“中韩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开展教育与科研合作,硕士、博士联合培养;由北京肛肠学会批准成立“医工结合研究中心”开展医工结合学科研究,是我国第一家以大学为主体设立的医工结合研究中心;建设有“计算机视觉研究所”、“认知计算研究所、“智能医疗研究所”、“智能装备与系统研究所”、“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质量应用型“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单位。

n          课程体系:

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课程设置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少而精,通过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形成知识创造的良好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强化课堂互动,增加小组学习、开放式实验与问题研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学术判断力。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人才技术创新机制,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重构基于实践能力产出的培养体系。

n         实践教学基地

在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开展工程训练、人工智能主题实践、智能机器人主题实践、创新工程实践等;与数十家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认识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人工智能岗位实习等。

主干课程

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智能系统组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学术深造

n          国内读研

对于有意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专业提供各种考研指导,辅导学生积极备考。

n          出国(境)深造

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创造有利条件,与韩国亚洲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等签署科研与教育合作协议,建立联合研究生培养渠道,优秀的学生直接推荐进入研究生培养轨道。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在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从事医学影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大数据应用开发、数据可视化等算法开发职业,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优化、运维、管理和应用等的工程技术职业。

附件:人工智能专业2023级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