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六届“致远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人:0020200002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4日
关于开展第六届“致远杯”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院系、全体学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党委全委会报告“强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号召,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科学素养有内涵、技艺精湛有特色”的新时代北石化人贡献力量,现决定举办第六届“致远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及主题
竞赛宗旨: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竞赛主题:“青春飞扬·成就梦想”
二、竞赛目的
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提高素质,开启学生的学术科技兴趣,增强学生的学术科技底蕴,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营造我校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各领域有潜力、有想法、肯探索的优秀青年人才。
三、组织机构
本竞赛由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校团委共同主办,校大学生科技部承办。
竞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竞赛组委会),由学校主管教学工作和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主任,主办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竞赛组委会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
四、参赛对象
1.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加。
2.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获得立项的创业计划类项目原则上均须参加本届竞赛。
3.鼓励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类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项目参赛。
4.接受学院获奖但未获学校立项或临时报名的参赛作品。
5.队员组成:由学生自主组成专业合理、优势互补的团队参加,原则上每队不允许超过8人。每队可聘请1-2位指导教师。
五、竞赛时间安排
1.作品准备阶段:2021年1月11日-1月15日
由竞赛组委会发布竞赛通知。各院系进行广泛动员,通知学生准备作品,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2.作品申报阶段:2021年1月16日-2月28日
拟参赛学生按照竞赛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修订完善,准备相关的材料和实物,在“致远杯”网站注册账号(http://www.tiaozhanbei.net/d1726/),进行竞赛作品在线申报。
3.作品审核阶段:2021年3月1日-3月10日
各院系通过账号(由竞赛组委统一发放)在“致远杯”网站上对本院系学生申报的作品进行审核,驳回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竞赛组委会将对所有作品进行审核。审核工作结束后,将网站自动生成的《“致远杯”竞赛项目审核意见表》打印后,由所在院系负责分团委、团总支书记签字,报送至组委会办公室。
4.院系评审阶段:2021年3月11日-3月15日
各院系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推送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审。
5.校级评审阶段:2021年3月15日-3月30日
学生创业大赛采用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终审答辩的形式产生各类奖项。
6.作品培育阶段:2021年4月
进一步完善作品,由校团委组织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培育。
7.作品申报阶段:2021年5月
通过培育的作品,推荐到“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比赛。具体时间待北京市组委会正式公布。
8.总结表彰阶段:2021年7月
参加“致远杯”竞赛校级评审获奖的作品,经确认资格有效后,由竞赛组委会向作者颁发证书。获得团体奖励的院系,由竞赛组委会向获奖院系颁发奖杯。颁奖典礼于2021年度学生表彰大会上举行。
六、申报要求
1.“致远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2.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采用网络在线申报形式提交,需登录“致远杯”网站(http://www.tiaozhanbei.net)后注册账号,填写《“致远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暨“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项目申报书》,并上传项目论文和相关材料(论文要求和模板可通过“致远杯”网站下载)。
七、竞赛评审工作
“致远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由评审委员会进行初次评审,确定二、三等奖的获奖项目,并推荐优秀项目进入特等奖答辩环节,产生一等奖、特等奖(可空缺)。
八、奖项设置
1.院级奖励设置“致远杯”(第一名)、“优胜杯”(二、三名)、最佳组织奖。详情见比赛章程。
2.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3.学校优秀URT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基础参赛的“挑战杯”首都、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参赛将被优先考虑,并有资格被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竞赛。
4. “挑战杯”首都、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学生可以根据《学生手册》相关规定,申请创新学分和学科竞赛奖学金。创新学分和单项奖按团队成员贡献率排名前三人记算。
九、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措施。各系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对口工作小组,明确职责,深入到各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宣传和作品发掘,尤其要选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2.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全赛事,各系、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跨系、跨专业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发掘和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新模式,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积极引导学生跨专业、跨系别组队,为参赛的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各系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有组织有规划、坚持不懈地推进我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要充分利用校内宣传阵地,积极运用新兴媒体,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推动青年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其他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如有疑问,请联系:
朱明 18810484840 于馨尧 15601252338
zhuming@bipt.edu.cn 2019520061@bipt.edu.cn
附件:
附件1 第六届“致远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2 第六届“致远杯”校内选拔赛申报书
附件3 第六届“致远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致远杯”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竞赛组委会
2021年1月14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