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本科教学工作的思路是:以学校2005年工作要点为指南,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动员,以评促建,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最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果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一、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定位
(1)根据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教育质量观。
(2)全面宣传和贯彻执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04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积极树立 “靠质量立校,以特色强校”的思想,在本科学科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在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强调分类指导,切实加强本科学科专业建设
(3)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校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部署,做好本科学科专业建设的五年规划。
(4)强化专业建设工作的责任教授负责制,强调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统筹规划,提升本科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势,进一步完善学校“六四二工程”规划的学科专业群的建设。
(5)按照《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方案》和北京市教委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专业建设评估办法》和《专业建设评估方案》的标准,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前提下,分步骤确定6~10个校级骨干专业,并重点将其中的3~4个建设成北京市级的品牌专业。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科实践教学工作
(6)强化“实践育人”意识,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7)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在继续改善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同时,更加关注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有机结合与改革。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
(8)加大教学改革经费的投入,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法的改革。强化课程(组)负责人制度,加大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和教学优秀奖的评选。
(9)继续实施精品教材建设计划,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10)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加快建设网上辅助教学系统和积极引进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推进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五、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动员,迎接教育部对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
(11)坚持和完善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正确理解和处理评建关系,完善以学校和教学院(系、部)教学工作评估、专业建设评估、教学实验室建设评估和课程建设评估等多项评估为主要标志的校内周期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12)重视由教育督导员、同行教师、各级干部、教务处长学生助理、学生组成的“五位一体”教学信息采集和分析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日常教学检查制度。
(13)强化各教学院(系、部)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各项工作,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不断推进教学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
六、积极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依法治教、规范管理
(14)探索建立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15)积极贯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生学习管理条例(试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教学管理条例》。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学生的行为,完善弹性学习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
(16)实现本科教学管理信息化,使之成为建立现代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有力保障。(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