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飞域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全国总决赛顺利收官。此次赛事吸引全国多所高校两万余支队伍参与,我校新材料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组织的参赛团队取得优异成绩,斩获北京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其中蔡玮琦老师指导生物制药专业23级本科生蒋介文、邓安然、浦许凯等同学的参赛项目荣获北京市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实现我校参加该赛事国家级奖项的新突破。
国家级二等奖参赛团队获奖证书
蔡玮琦(左一)老师与获国家级二等奖参赛学生合影
作为教育部认可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甲级赛事,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学科竞赛之一,已成为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试金石”。一直以来,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全体教师将学科竞赛作为重要育人载体,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理念,坚持“药心融合”的育人工作法,积极动员学生与教师参与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比赛,并在备赛指导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连年获得佳绩。
此次突破性成绩的取得,既彰显了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又展现了指导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制药工程系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理论+实践+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制药人才,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附: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获奖名单
编号 |
所获奖项 |
项目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1 |
国家级二等奖 北京市一等奖 校级一等奖 |
金属多酚核酸纳米颗粒用于巨噬细胞内抗菌研究 |
蒋介文,邓安然, 浦许凯 |
蔡玮琦 |
2 |
北京市二等奖 校级一等奖 |
镁合金PCL-ZnO复合涂层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蒋雅琪,胡喆,麦名晋 |
孙梦舸 |
3 |
北京市三等奖 校级一等奖 |
酪氨酸衍生物人工抗原的合成与表征 |
李昂, 谭力仁, 付子豪, 李珅伟, 杨英九 |
潘兴泉 |
4 |
北京市三等奖 校级二等奖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枳术汤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 |
肖雅涵, 王陆, 张蝶飞舞 |
居瑞军, 杨思敏 |
5 |
北京市三等奖 校级二等奖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栀子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 |
于泽溪, 孙祎晨, 高寒, 杨智焜, 王子煜 |
杨思敏 |
6 |
北京市三等奖 校级二等奖 |
白芍萜类提取物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
李昱晓, 秦欣雨, 于梦冉, 邱佳树, 高默涵 |
彭效明 |
7 |
校级二等奖 |
提取密蒙花活性物质的研究 |
王婧;徐寰果;武熙媛;陈青青;张月莹; |
彭效明 |
8 |
校级三等奖 |
中药复方治疗神经炎症的有效成分筛选 |
赵东亮;高宏宇;张思琪;赵爽;安瑞鑫; |
贾兆君,罗安 |
9 |
校级三等奖 |
敏感皮肤细胞模型的构建与天然产物筛选 |
张天镨;王浩然;汤彬乾;郭书光; |
贾兆君 |
10 |
校级三等奖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动物细胞培养智能监测 |
钟子翰;于东泽;龙昌晟;叶洲;吴宇; |
周光正 |
11 |
校级三等奖 |
环状磺酰胺的合成方法学以及活性研究 |
卫瑞君;关孟涵;赵天怡;王香婷; |
王敏 |
12 |
校级三等奖 |
具有多孔结构的软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周玥晰;王凯月;刘蓥;何雨益;于沁可; |
管洁 |
13 |
校级三等奖 |
一类含二茂铁骨架的新型靶向抑制COX-2抗炎新药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
王楚瑜;董熠航;田园;刘可馨;高心雨; |
严晓强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获奖名单
编号 |
所获奖项 |
项目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1 |
校级一等奖 |
基于气凝胶和相变储能材料的生物试剂保温快递箱 |
王琼,李颖,孙菀戬,张可豪,刘柯肖 |
何运良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奇思妙想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获奖名单
编号 |
所获奖项 |
项目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1 |
校级一等奖 |
白癜风的新曙光?基于玫瑰花的网络药理学“破局”研究 |
商钰滢,景海玥,王烨华,叶玲 |
杨思敏 |
2 |
校级二等奖 |
后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命科学发展概述 |
刘鸣宣 |
贾兆君,罗安 |
(供稿:制药工程系蔡玮琦;审核:张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