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招生招聘 本科招生

本科招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首家以“氢能”为特色,兼顾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等多种新能源的新兴王牌专业。本专业深度对接京津冀地区新能源产业和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发展规划,培养覆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新能源专业全体教师合影

本专业融合并继承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两个专业40多年的人才培养基础,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教学团队近年来出版教材6部,获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学奖8项,并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务实的科研是教学水平提升的基础,该教学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瑞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在氢能“制-储-运-用-安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地热能利用技术、海洋能利用技术、分布式供能技术等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作为全国首个以氢能为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育人理念,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多个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培计划等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工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形成了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校2021年获批了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点(清洁能源技术,085807),依托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氢能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形成了新能源应用技术与装备、能源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等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C:\Users\Acer\AppData\Local\Temp\1653057525(1).png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和支撑平台

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专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为满足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扎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文化修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可持续发展素质,能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智慧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培养模式紧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内涵特征,践行“回归工程实践”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构建了“厚基础、宽领域、强实践”的全方位培养模式。

2. 课程体系瞄准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需求,构筑了“制氢-储氢-输氢-加氢-用氢”全过程一体化的氢能特色课程体系

3. 实践应用:深化实践能力教学机制改革创新构建“多层次实验”、“多场景实习”、“多方面设计”、“多领域实训”四年不断线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4. 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视野培养,建立外语的基础培养和激励机制

5. 综合提升:培育德才兼备,具有创新、应用、国际化等多元知识结构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综合提升氢能人才就业和职业发展竞争力

 

毕业去向

1. 就业方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行业有前景,国家有需求,且契合地方发展,这些使得本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全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中稳居全校前三名。

 

2. 典型性就业单位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派瑞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太阳能研究所、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3. 升学深造情况

国内读研: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福州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或研究所

国外工作与留学:专业积极加强与英国城市大学、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美国伯克利大学等国际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推动联合培养、双学位、短期访学、交换生、攻读学位等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创造有利条件。

主修课程

通过能源装备工程基础和新能源开发技术类课程体现共性培养氢能系列主干课其他新能源限选体现特色培养,形成氢能为主、兼顾多种新能源的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

1. 实践教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中心拥有教学、教学科研两用实验室共计12间,实验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拥有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集成实验装置、风力发电实验系统、氢氧燃料电池实训系统、天然气掺氢输配管网系统、过程单元设备综合实验装置、太阳能干燥实验装置、微型动静态疲劳试验机、激光雕刻机、120kW聚光太阳能模拟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实验平台、微区扫描电化学探针测试系统等代表性实验装置。在北京房山中关村氢能产业科技园建有掺氢输送综合实验装置,在河北廊坊建有结合太阳能跨季节蓄热的土壤源热泵供暖工程示范平台。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2. 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教学依托学校分别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和中关村氢能产业科技园共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学校与燕山石化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与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新能源联盟相关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专业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的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3. 双创教育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历年来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等国际和省部级赛事中有出色表现。学生获得各类奖项248人次,其中校级以上奖项68人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URT项目25项,大创项目17项,参与学生103人次,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

 

 

4. 实验中心

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校企联合掺氢输送综合实验中心氢能研究中心。

 

5. 国际交流

选派思想素质好、学习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同学到国外进行短期交流访问。

D:\招生宣传2018\照片\微信宣传资料照片\8明尼苏达大学.JPG D:\招生宣传2018\照片\微信图片_20180506231345.jpg

校友风采

黄焕伟  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外派至子公司上海天海  技术质量处处长

陈晓青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讲师

王杰  造梦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总经理

谭隆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团委委员,炼油二部党群工作科科长,团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