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义,男,1963年05月出生,湖北宜昌人,工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留校任教。1986年8月至1987年7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材料力学助教进修班学习,主修工程力学硕士学位课程。2000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8月任副教授。2012年起先后受聘为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从事往复式压缩机及管道振动分析及控制技术、液固流化床换热器技术、换热器强化传热及节能技术和新能源装备(LNG容器、液氢容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主持完成横向课题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00多万元;参与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纵向、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创办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取得了国家技术监督局A2级压力容器设计审核人个人资质和A2级三类压力容器的单位设计许可资质,参与大型国企技术改造的设备设计工作,先后完成了70余台压力容器的设计。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学工作,为行业培养出了一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专业的合格人才。
1. 往复式压缩机及管道振动分析及控制技术;
2. 液固流化床换热器技术、换热器强化传热及节能技术;
3. 新能源装备(LNG、液氢储存容器)技术。
1. 赵杰, 窦艳涛, 张卫义, 韩丽艳, 张建军, 李峰, 蔡晓君, 张向东, 刘湘晨. 高压系统减振降噪及清洗零排放在线一体化治理技术, 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2019-JB-03-03,2019。
2. 焦向东,房晓明(外),周灿丰,薛龙,陈家庆,章怡圣(外),蒋力培,高峰(外),吕涛,王中辉,张卫义,高辉(学),邓双成,杨永勇(学),马洪新(外). 海底管道干式高压焊接维修系统,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09工-2-004,2011。
3. 焦向东,房晓明(外),周灿丰,薛龙,陈家庆,章怡圣(外),蒋力培,高峰(外),吕涛,王中辉,张卫义,高辉(学),邓双成,杨永勇(学),马洪新(外). 海洋油气管道维修水下干式高压焊接技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证书编号:0909029-01,2009。
1. 企业横向项目:北京燕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备阶梯轴断裂应力分析” ,项目负责人,2021 -2022。
2. 企业横向项目:北京燕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预聚反应器(R-700)应力分析”,项目负责人,2021.01-2021.03。
3. 企业横向项目:北京燕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重整装置技术改造压力容器设计(审图)分包”,项目负责人,2018.06-2018.08。
4. 企业横向项目: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高科公司“二高压装置压缩机振动分析”,项目负责人,2018.01-2018.08。
5. 企业横向项目:南通曙光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压力容器设计分包”,项目负责人,2018.01-2018.10。
6. 企业横向项目:北京明晖天海气体储运装备销售有限公司“大直径气瓶框架有限元应力分析及结构优化”,项目负责人,2017-2019 。
7. 企业横向项目: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化工一厂C110压缩机管线应力分析及支吊架修复”,项目负责人,2014 -2016 。
8. 企业横向项目: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乙烯第一、第二增压机管线减振技术开发及其实施”,项目负责人,2010. –2012。
9. 企业横向项目: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GB-551压缩机管线振动情况分析(工艺攻关优化)”,项目负责人,2009–2010。
10. 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自学习功能的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主要参与人,2009-201。
11. 企业横向项目:天津工业大学 “大型结构件无导轨焊接机器人系统”,主要参与人,2009 – 2010。
12. 企业横向项目: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特殊环境下GMAW焊接电弧物理特性实验研究”,主要参与人,2008-2009。
14. 企业横向项目: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轨道式智能焊接机器人成套设备科研合作” 主要参与人,2008- 2010。
15. 企业横向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上海欣炯实业有限公司的“管道焊接机 器人” 主要参与人,2007-2008。
16. 企业横向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共同开发全位置焊接机器人”,主要参与人,2007-2009。
17. 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洋光学浮标”子课题“测量装置及传感器集成研究” 主要参与人,2006- 2008。
18. 北京市科委招标项目(省部级):超声引导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机器人系统,主要参与人, 2006- 2008。
19. 企业横向项目: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多乙二醇塔再沸器膨胀节失效分析及修复方案”项目负责人,2005.07-2005.12。
20. ..矿项目又用工和成品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石化发展部项目:螺旋翅片管自动焊接工艺及装备研究,主要参与人,1992-1995。
1. 门晓苏(硕),张卫义,赵杰,袁伟. 基于平面波理论的压缩机气流脉动分析与试验研究[J]. 流体机械,2017,45(12):1-7
2. 姜天胜,薛龙,黄军芬,黄继强,张卫义,马可. 焊接电流作用下熔池形状特征与熔透状态的关系[J].焊接技术,2017,46(11):14-18
3. 任园(硕),张卫义,孙笠峰,夏莉. 四管程热交换器管板分程处面积的计算[J].化工机械,2016,43(5):602-604
4. 任园(硕),张卫义. 椭圆形封头开非轴向人孔结构的应力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6,37(2):10-12
5. 张传鑫(硕),张卫义等. 气流脉动的分析与消减[J]. 压缩机技术,2014,51(4):19-21
6. 张卫义, 陈罕,方陈靖.液-固流态化固体颗粒床层膨胀指数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2011,40(3):15-18
7. 张卫义, 方陈靖,陈罕.液-固流态化固体颗粒终端速度Vt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2011,40(2):10-13
8. 张卫义, 陈罕,方陈靖.液-固流态化最小流态化速度计算方法改进[J]. 石油化工设备,2011,40(1):5-9
9.张卫义,王庆生,孙晨. 多乙二醇塔再沸器膨胀节应力强度评定[J]. 石油化工设备,2007,36(5).
10. 张卫义,安永明.多乙二醇塔再沸器膨胀节失效分析及修复[J].压力容器,2007,24(4):51-55
11. 张卫义,陈罕.内压筒体开孔接管结构应力集中系数预测[J].化工机械,2006,33(6):346-349.
12. 张卫义,安永明. 再沸器膨胀节应力分布的电测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2006, 35(5):19-21.
13. 张卫义,田海晏.换热器膨胀节有限元分析的有效单元剖分方法[J].石油化工设备,2006(4).
14. 陈罕,周琨颖,张卫义.液-固流态化系统固体颗粒特性研究(1) :颗粒的初始流态化速度vmf[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1)
15. 张卫义,田海晏, 陈罕.带内伸接管加强圈补强结构应力分布[J].石油化工设备,2004(6).
16. 张卫义,田海晏.内压圆柱壳内伸式接管补强结构应力分布[J].石油化工设备,2003(4).
17. 张卫义,田海晏.内伸式接管补强结构应力分布特点[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2)
18.张卫义,愈建荣,陈罕.筒体整体补强结构强度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2002(4).
19.张卫义,田海晏, 陈罕.开孔接管结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J].石油化工设备, 2001(4).
20.张卫义,田海晏, 陈罕.内压圆柱壳开孔整锻件补强结构应力分布研究[J].石油机械,2001(12)
21.张卫义,愈建荣,陈罕.内压柱壳大开孔率开孔平齐式接管应力分布研究[J].压力容器,2000(6)
22.田海晏,张卫义,孙晨. E-330A工艺入口管线开孔接管应力强度评定[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9(2)
23.田海晏,张卫义,孙晨.侧线进料三通接管结构应力强度评定[J]. 石油化工设备,2009(4).
24.蒋力培; 邹勇; 薛龙; 戴为志; 张卫义.奥运(鸟巢)工程焊接机器人研究与应用[J]. 电焊机,2008(4)
25 薛龙,焦向东,周灿丰,张卫义,王中辉,房晓明,章怡圣.水下干式高压焊接试验系统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2006(9)
26.薛龙,蒋力培,张卫义,邹勇,孙亚玲.基于国产焊接电源的管道成套焊接设备研制. 焊接技术,2006(2)
27.薛龙,焦向东,蒋力培,张卫义. 特种焊接机器人研制. 制造业自动化,2006(2)
1. 薛龙,张卫义,赵杰,曹莹瑜,梁亚军. 带双向锁紧机构的焊接小车. 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077571.4, 授权公告日:2015-02-25.
2. 薛龙,张卫义,赵杰,曹莹瑜,梁亚军. 开孔接管及马鞍形焊缝焊接设备. 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077572.9, 授权公告日:2013-12-11.
3. 薛龙,梁亚军,张卫义,曹俊芳,曹莹瑜.无导轨自动跟踪柔性爬行小车. 国家发明专利, ZL200810118229.X,授权公告日:2012-11-07.
4. 焦向东,房晓明(外),陈家庆,张卫义,周灿丰,章怡圣(外),马洪新(外). 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Zl200610002685.9,授权公告日:2008-12-24.
5. 焦向东,房晓明(外),陈家庆,张卫义,周灿丰,章怡圣(外),马洪新(外). 弱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ZL200610002686.3,授权公告日:2008-11-26.
卢春喜, 陈英,李会鹏,雷俊勇,张卫义.《炼油过程及设备》,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4.
本人目前主要招收机械(0855)专业学位硕士(机械工程方向)、机械工程(0802)学术学位硕士。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