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学术交流

“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学术交流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5年7月5日下午,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市价格协会联合主办的“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市海淀区寰太大厦11层巨龙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近百人,围绕城市更新价值评估、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全过程审计、城市更新法律风险及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海萍带领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共1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北京市价格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涛为大会致开幕辞,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科学构建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导航仪和校准器。他强调,本次会议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为城市更新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



王涛致开幕辞

在学术交流会的核心学术报告环节,七位特邀嘉宾从多元的视角分别做了专题报告。首场报告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李海萍教授带来《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框架及指标构成》的主题报告。她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更新自二战后至今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我国城市更新实践发展脉络及政策跟进时间线,根据重要文件精神及实践发展需要,提出价值评估体系应涵盖宜居、韧性、智慧、经济等核心维度,并分享了基于北京典型案例的量化评估方法,提出了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具体指标构成。



李海萍教授做《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框架及指标构成》报告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事业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吉柱以《商业建筑改造安全与韧性关键问题分析》聚焦商业建筑改造,分析了结构安全、消防韧性等关键技术问题。他剖析了商业建筑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解决方案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分享。

 



张吉柱做《商业建筑改造安全与韧性关键问题分析》报告

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宇同带来了《城市窨井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的报告,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窨井盖状态、地下管网运行等数据,智能系统可大幅提升城市更新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公共安全风险。



龚宇同做《城市窨井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报告

中汇兴峰(北京)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星慧从社区治理角度出发,在《社区韧性素养与城市更新》的报告中,提出“韧性素养”概念。她认为,社区韧性建设应联通宜居建设,城市更新不仅是硬件的改造和增加,还有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金星慧做《社区韧性素养与城市更新》报告

中恒达(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弘以城市古建园林、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修缮、更新改造项目为例,分享了全过程审计在控制成本、保障质量方面的实践经验。他强调,科学的审计流程是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键。



李弘做《城市文物建筑、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及改造项目全过程审计经验分享》报告

北京市中洲律师事务所主任周胜律师梳理了城市更新中常见的政策风险、审批风险、权属风险与投资风险,做了《城市更新项目的法律风险》的报告,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上应做的风险防控。



周胜做《城市更新项目的法律风险》报告

最后北京市价格协会办公室主任李彤以《价格分析师审评要求》的报告作为汇报的结尾,从价格从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解读了与城市更新项目相关的价格从业人员水平评定的技术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实践指南。



李彤做《价格分析师审评要求》报告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与业界实践者就评估标准落地、跨部门协作、韧性建设、对基层展开调研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



与会者自由交流

会议最后,李海萍教授用“热、深、融”三个字进行了总结。首先,大家在这样的溽暑时节赶来参会,展现了对城市更新这一话题的极大热度。其次,七个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研究城市更新,在每一主题上都有深入剖析,使对城市更新的研究更为深入,对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有了更清晰的逻辑和更完整的体系。再次,参会人员与报告主题的多元,都体现了融合发展的重要。未来需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动评估体系标准化,同时关注社会公平与文化传承,实现城市更新的多元价值。



李海萍教授做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部分参会师生合影

(撰稿:杜镇伟   审核:李海萍   签发:李峰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23-2028  邮编:102600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