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马裕华的十八般“武艺”

老夫聊发“少年狂”

    题记:他,正值古稀之年,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皑皑白冰寒刺骨的冬日,都可以看到他身穿小背心,光着膀子,推着大铁圈穿梭在校园里。许多人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却对他的特征耳熟能详;一起锻炼的老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健康老人”。这位老人正是我校退休教师马裕华。

 

赤膊冬练石化景,

学子称颂话健康。

记者登门频造访,

图文上传互联网。

更从业教献余热,

九三学社参政忙。

借问马兄年若何?

咫尺古稀少年郎。

——邢铁麟教授

 

马裕华——河北定州人,回族,九三学社社员,副教授。1956年开始练跑。19571962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曾多次在校、系运动会上获奖(中、长跑)。毕业后先后在兰化304厂及北京燕山石化工作,1983年到我校任教,工作至今。

老来发彪

马拉松,似平常;推铁环,顽童状。

 

 

每天早上清脆的滚铁环声让记者认识了老师,也了解了更多铁环背后的故事……

一天早上730,记者又看到老师像往常一样,推着铁环从家属住宅区出来,然后经图书馆前门开始了他神采奕奕、有条不紊的跑步之旅。春寒还未退尽,老师已是一身短衣短裤。怀着好奇,记者就跟着他一起晨练。清脆的铁环声及老师独特的装束吸引了来往的师生。一些晨练的老师看到老师就笑着说:“老师这铁环越来越大了!”老师笑着回应着,然后向记者讲起了他与铁环的渊源。

老师告诉记者,铁环原本是他小时候的一种玩具。儿时体弱多病的他为了锻炼身体就推铁环玩,退休后忆起铁环,觉得跑步时推着它锻炼效果可能会更好,于是就自己做了一个。刚开始铁环做得比较小,掌握好平衡、运用自如以后,老师的铁环就越做越大,他推铁环的技巧也更强了。老师现在可以推着铁环上台阶,也可以使铁环走笔直的路线。老师一边说着一边跟记者演示如何滚上楼梯,他用推环的铁丝轻轻拨动正快速旋转的铁环,拐向图书馆门前的楼梯,快步走上去,铁环也跟了上去,又做了个回转后,老师把铁环沿楼梯推了下来。看着直径一米多的铁环在老师的手中乖巧灵活地转动,记者也忍不住想试试,结果刚一碰铁环就倒了,看来推着它跑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老师已经推着他的铁环参加了六次马拉松长跑,两次奥运长走。他的这一特色吸引了新京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生活时报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相关报道。

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天清晨,校园里,随着比鸟叫还要清脆的滚轮声,老师开始了他每天三公里的滚铁环跑步,风雨无阻。同为退休教师的刘希明老师告诉记者,每天清晨在自家的阳台上都能看到老师推着铁环从楼下经过。与老师接触的八九年时间里,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一直坚持锻炼。自己每天只是散散步,而老师的运动量比一般老年人大得多,他似乎有着青年人的体力,不仅像年轻人一样跑步,甚至比一般年轻人的锻炼强度还大。“老师还对温度有特别强的适应能力,三九寒天仍穿着短衣短裤锻炼,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长期锻炼也使老师的身体一直很好,同社区的老人们看到老师的这种情况,也开始参加锻炼,现在学校热爱运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

老师除了平常在学校锻炼,周末还去黄村公园。跑了十多年了,他认识一大群人,和那些一起锻炼的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要是哪个周末没去,他们就会问:“上周哪去了?”

 

一身不闲

国球技,擅难挡;呼拉圈,有模样。游泳池,翻碧浪;高尔夫,保龄强;练轮滑,哪吒像。

除了推铁环、跑马拉松,老师在其它运动项目上也不乏热情。他在几年前开始学习滑旱冰,练习单双杠,乒乓球、高尔夫、保龄球他都打,还去学校对面的校长大厦游泳……老师的锻炼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各项运动都参加的他,似乎有着用不完的劲儿。

 

 

 

 

 

在学校教师家属区车棚里,有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室,老师和其他几位老教师是里面的常客。学校名师邢铁麟教授是老师在南开大学的校友,也是经常和马老师一起打乒乓球的朋友之一。老师告诉记者:他在大学时期就知道校长跑队的老师了。老师参加体育锻炼多年如一日,甚至大年三十及初一晚上仍坚持锻炼。69岁的他曾在连续的两个周六跑完两个马拉松半程。“他上午跑马拉松,下午还照例打球,这估计一般的年轻人也难以做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来乒乓球室打球。在大家眼中,老师不仅为人豁达,说话也很诙谐,所以大家爱跟他开玩笑,但他总乐呵呵的。老师笑着说:“每次他一来这边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大家笑声不断。”而且老师很能别出心裁,时时不忘见缝插针地锻炼,他来打乒乓球的时候带着呼啦圈和空竹,休息期间就在空地上练着玩。

 

文才兼备

喜书法,汉隶棒;知天下,勤上网。通音律,声嘹亮;习钢琴,宗西洋。

抚扬琴,民歌唱;刁德一,京剧腔。风翩翩,指挥棒;似小泽,卡拉扬。

酷爱体育运动的老师在文艺才能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琴棋书画”差不多样样都通。

 

 

喜爱书法的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其作品在学校书法展中曾经两次获奖;书法作品也曾在居民委员会的展览中展出过。在电脑没有普及以前,学校的奖状都是马老师书写的。时代在进步,如今老师已很少用笔墨挥洒了,他开始学习打字,现在已经学会上网、聊天、发邮件了。

邢铁麟老师告诉记者:“老师通音律,演唱和指挥才能已在学校小有名气”。在去年学校组织的“歌唱和谐社会”大型歌咏比赛中,老师三次走上舞台,担任了三个参赛团队的指挥。老师既能弹钢琴、扬琴,还能唱京剧。喜爱乐器演奏的他,先后购买了阮、电子琴、扬琴、钢琴等乐器。他曾与别人共同编写了剧本“最后一封信”在工厂里上演并获奖,还创作过几首歌曲。闲暇之余,老师经常练习弹奏、演唱,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有声有味。

 

献余热 参政忙

老师似乎从不让自己闲着,退休后他仍没离开学校的教育工作。教务处处长韩占生教授和马老师同是九三学社的成员,在工作中老师给韩处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韩处长眼中,老师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工作起来非常认真、节俭,而且不怕苦累,乐于承担任务。韩处长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老师要去朝阳区开会,来回四五个小时,大家觉得他年龄大了都劝他打车去,而老师却坚持坐公共汽车。

老师作为大兴区工委唯一的专职干部,同时又任我校九三学社支社的宣传委员,他的工作是比较繁重的。但他就像个年轻人一样,特别有热情、有活力。“老师在组织工作方面可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九三学社的许多活动,他都积极张罗,大家都觉得有他在就有了支柱”。韩处长对老师的组织能力甚为赞扬。

繁忙之余,老师还热衷公益活动。前不久,老师还积极组织我校九三学社的成员共同资助了一名贫困生;此外,老师还担任着大兴区地税局的督察员一职尽力为地方服务。

 

乐观好学长坚持 身心健康少年郎

他是个孩子,一位满头银发,但却有着“孩子”般纯真的心。生性乐观、豁达的老师一直勇于尝试新事物。用邢铁麟老师的话说就是:“他不在意生活中那些挫折,对什么事都乐观面对。”他眼睛不太好但仍克服困难学习计算机,上网发邮件等。自己摆弄着数码相机,还经常拿着自己的相机给老友们拍照、上传图片。“他生活特别丰富、有情趣。”老师的这一特点使得老友们和他在一起感觉特别开心。

如今已69岁的老师依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欲。一路跑来,一路学来。现在老师已经掌握了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于刚买的相机也是喜爱有加,经常会拿出来研究研究,时而还会在家里给老伴录上一段像呢!

 

 

说起老师好学,可不止这些。在参访结束的时候,他还和记者相约滑旱冰,他提到:“虽然大家都劝我不要滑,说我跟年轻人不一样,摔一下可不得了。但我想尝试各样运动。滑旱冰主要能练习我的平衡和反应能力,所以就一直在滑。”就是有着一颗不断尝试探索的心,才使得老师一路走来都那样神采奕奕,永不显老。

和马老师一起锻炼的过程中,记者跟随他一路跑到操场,老师先是做了40个仰卧起坐,随后紧跟着就是15个引体向上。看着老师做得轻而易举,于是记者也跟着做,好不容易做了10个仰卧起坐再也坐不起来了。当记者气喘吁吁时,老师笑了:“你们还得多多锻炼呀!做什么事都怕一个‘坚持’,只要你坚持到底,成果就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正是老师坚持不懈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年复一年地跑着,使得他仍有着强健的身体和坚韧的毅力。

 

老骥伏枥勤锻炼 尽己所能迎奥运

梦里白驹偷过隙,回首飞鸿踏泥。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时间快的让人都来不及回头看,就已是白发苍苍了。”转眼间,2008年奥运就近在眼前。老师对于奥运会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参加,无论做什么,都要参与进去。不要说年纪太大了,奥运已经不是我们的事了。参与奥运,人人有责。”

在谈到重视锻炼的缘由时,老师讲到,年纪大了,首要问题就是把身体弄好;身体好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会跟着提高,而且给家庭减轻负担。老师特别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不仅可以照顾自己的老岳母,还可以帮家里看看孩子。”在老师心中,锻炼的另外一层意义就在于,如果生病了,要治疗,要报销,这对社会其实也有一定负担。“我想通过这种方式给社会减轻负担,这样也算为奥运尽份心。”同在一个社区的不少老人,在他的带动下,如今也常常锻炼,“他们都说感觉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这一点让老师感到由衷高兴。

主动报名参加过两次迎奥运国际长走的他也希望,通过这种实际行动表达对北京奥运的支持。在老师看来,只要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他都会义不容辞。

几天后,记者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启动时再次见到老师,他在旁静静地聆听,仿佛听着运动复苏的声音。他那背影似乎在昭示着,运动不息,健康常驻。

(转载自《北京石化学院报》第209 2007年5月15 本文诗句由邢铁麟老师提供

 

 

作者:记者 王莹莹、李亚 发布日期:2007-05-23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admin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