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钟鸣:两载寒暑苦,钟鸣清华园

两载寒暑苦,钟鸣清华园

——访我校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的2007级学生刘钟鸣

      记者 罗群

记得第一次见刘钟鸣是在去年4月会计专业为新生举办的关于考研、就业的新老生交流会上,那时的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考研失败但心有不甘的形象。而今年,当他再次站在那个讲台上时,却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自信十足地与学弟学妹们分享着他成功的经验。

刘钟鸣是一个性格开朗直爽的人,说起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成绩时,他直截了当地说:“千万不要说我是以‘优异成绩’考上的,我这是踏线分,350的分数线,350的考试成绩。我和大家交流的目的并不在于去炫耀一个成绩,关键是能让更多的学弟学妹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并加以利用,并能最终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

  谈到最初下决心考研,刘钟鸣说那还是在他大一的第二学期。虽然也屡次听别人说起考研的辛苦,但是他的决定做得并不艰难,简单地说就是想证明自己、追求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报考院校直接定为清华大学,恐怕更是多少学生从来都不敢去想的问题。他是这样为我们分析的:“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志存高远,方能阔步前行。一个人给自己定的目标越低,对自己的要求就越低,成功的几率也就越低。只有相信自己并严格要求自己,心无旁骛地追求目标,才能走向最终的成功。”

当一切决定做好后,他便针对自己对大学生活的规划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实施,决定利用三年时间修完所有课程并提前毕业。

考研的难度与辛苦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早有耳闻, 刘钟鸣说起那段考研岁月时用了这样一个词—“不堪回首”。说起那段时间,刘钟鸣的脸上现出一丝叹惋的神情,他回忆:最初决定考研时,是几十名同学说好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的,有些同学更是从各大书店搜罗来了最全面的复习资料,以从硬件条件上不输于别的同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放弃,他们那厚厚的一摞复习资料,除了封面上厚厚的尘土外几乎还是全新的。直至最后,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个位数。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同学会半途而废,刘钟鸣分析最主要的两点原因就是累和孤独。“以我个人为例,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一点也不敢耽搁,直接把冷水拍在脸上让自己立刻清醒,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甚至中午都不敢回宿舍睡觉,生怕一睡就荒废了一个下午;说起孤独,更是可怕,我个人认为考研比中考要难的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中是全班同学一起奋斗,而现在,只有自己在鞭策自己,时间是自己在安排,知识点是自己总结,学与不学都不会有人管你,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教室里,那感觉真的很孤独。”

然而纵使刘钟鸣如此地刻苦努力,他的第一次考研终究还是失败了。不了解考研的同学可能并不知道,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除总分限定之外,对单科成绩也有严格的要求,而他正是在这种总成绩超分数线2分,英语单科成绩低于要求10分的情况下落榜的。

最令人佩服的是,刘钟鸣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根据成绩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也找到了自己的弱点和努力方向。他说:“目标既然已经定下,我从来就没想过要放弃,即使失败了,也要再次尝试。”其实第二次考研时他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因为当时他已经是一个提前毕业了的学生,这意味着他没有宿舍可以住,食堂吃饭也无法刷卡,甚至连图书馆都进不去。好在多方联系后,他最终能够在学校的后勤部门工作。于是,他的第二次考研便是在这种边工作边考研的状态下度过的。“也许你们觉得在后勤并不忙,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工作不是混日子,每一份工作都有需要承担的责任,同样占用很多的精力。”所以,他建议有考研想法的同学们:尽量争取在校期间能够成功,若以后到了社会上再想考,那难度更是要大得多。

  果真,刘钟鸣并没有让每个支持他的人失望,更没有让自己失望,两年努力的汗水、泪水终于换来了金榜题名,也证明了一切坚持终究是值得的。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的降临是一方面,但能否抓住又是另一方面。这就好比也许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你不一定接得住。刘钟鸣虽说现在刚刚考上清华的研究生,但是他已经制定好了下一步的计划,那就是读研二研三时争取出国留学的机会。他认为,出国深造对学生来说始终是有利的,不仅能够拓展视野,更是一个强化自己的绝佳机会。

在采访的最后,刘钟鸣也结合自身的经历给了在校同学这样的忠告:“做人、学习都一样,凡事走在人前,不甘示弱,方能在追求中创佳绩!”

(《北京石化学院报》2011430276期)

作者:记者 罗群 发布日期:2011-05-11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鲁珺瑛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