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剑芳:为梦想“买单”

       ——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江剑芳宣传广东亚运会骑行东南亚、华夏之旅

      记者罗群  实习记者 李必鑫 张银

梦想,恐怕每个人都有。它既不是富者的独权,又不是贫者的奢望。但是,没有人能够用金钱去衡量一份梦想,因为,梦想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需要用我们的坚持、热情以及努力去为它“买单”。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6级学生江剑芳就通过自己的行动,完美地为我们诠释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的起点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公益活动被纳入我们的视线:爱心捐助、环保宣传、志愿活动……都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把这当作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江剑芳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学生——不甘平凡的八零后,喜欢骑行,热爱公益,充满激情。一直梦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益甚至整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94月份,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江剑芳在同学的介绍下结识了这样一个团队—— “齐天下”,这是一个自行车骑行团队,他们以宣传广东亚运会为活动主题,同时向东南亚国家宣传华夏文化、广州文化,宣扬绿色亚运,呼吁人们注重环保。“齐天下”车队的队长王卫——这个活动的发起者,不仅是2008年的奥运火炬手,还是2010年亚运会的火炬手。一番考虑之后,江剑芳决定报名加入这个团队。因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江剑芳觉得有义务为在家乡举办的这个盛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这个活动也恰好能够与他的梦想契合。

可是,决策的背后往往不会有百分百的理解与支持。家人、老师、身边的同学,甚至整个团队都从江剑芳的安全、毕业等方面着想,并不赞成他参加这个活动。但是,他面对着众多的阻力选择了坚持!

这样大的一个活动若要完成需一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在校学生的江剑芳来说,不得不办理暂时休学,可作为一名即将要毕业的大四学生,他还面临着毕业的压力。无论是家人还是学校,都希望他毕业后有一个好的工作、好的未来,老师们也大多认为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来做公益有点得不偿失,始终不同意。但是江剑芳坚持抱着决心,多次向系主任提出申请,希望他同意……直到第四次,一次又一次的解释与恳求后,系主任不仅答应了下来而且也感受到了这个活动的意义,也开始表示对这个活动的支持。

还有就是团队的担忧,因为他们这个团队主要还是由生活在广州本地的学生或者顾问组成。当他们听说江剑芳要从北京这边出发去广东与他们会合时,都表示这样太过麻烦,而且还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可是江剑芳一再坚持要参加,最终说服了他们,并肩负起了负责采购骑行装备的任务。之后,他又一步步地说服了身边其他的亲朋好友,在其后的五个月中通过网络、打电话等方式与其余队员保持着联系,大家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为整个活动制定出了一套详细而缜密的计划。

 

备战骑行

   当整个计划尚在准备阶段的时候,这个仅有14人的团队就发现办一个活动所遇到的困难,远比他们想象的多。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他们手中只有一份由广州亚组委开具的“官方通行证”以及一张来自广东市市长的“亚运邀请函”。虽然这已相当于一份官方证明,但是当他们信心满满地拿着精心策划的活动企划书以及赞助商回馈企划走进一家又一家企业时,却总是无果而归。

 

可是他们不想因为资金问题放弃计划。无奈之下,团队决定自费出行。自费,说来容易,可是对于这个大部分人还是在校学生的年轻队伍来说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江剑芳也是,他需要这笔资金,但是他不想向父母索要,于是他自己拿着团队的宣传片一个个地给朋友、同学看,有些人自愿赞助,有些人借钱给他,终于凑齐了自己那近万元的资金。

之后,他们还参与到了由陆川导演在中山大学拍摄的亚运志愿者纪录片中,也成为了亚运志愿活动中的一个亮点。出发前两三个月,他们还在广州的十所大学进行了亚运宣讲及演讲活动,受到了学校师生热烈的欢迎。各高校领导更是把这个演讲当作一个激励年轻人,培养大学生坚强、独立人格的绝好机会。

 

龙行东南亚
          2009年9月20,他们从广东出发,开始了活动的第一阶段——连续81天的东南亚骑行。他们先是从广东乘飞机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到新加坡,自行车等设备事先以托运的方式送到新加坡。就此,便正式开始了他们的骑行宣传活动。直到200912月份,他们的骑行经过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六个国家。

途中,他们经历了许多,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们在摸索中自己办理繁琐的签证、出国手续;在有些既偏远又艰辛的路段,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投宿的地方;又由于活动是自费的缘故,有时吃、住都成了问题。江剑芳说,他们当时特别苦恼,有时甚至觉得走投无路。可是这些队友们,依靠他们满心的热情与八零后永不言败的倔强,彼此扶持,彼此鼓励,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别人眼中不能克服的困难。

   
                                  与马来西亚大学生交流亚运(江剑芳后排右七)
    可是,正如一句话所说“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在艰难后,总能收获许多的感动。

当地人特别的热情,在听说他们的来意后都纷纷拿出好的食物,最大程度上给予他们方便。还有很多的华人,都非常热情地招待他们,尽可能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次他们在餐馆吃饭时,一位华人主动过来与他们搭讪,当他听完他们这个活动的计划及意义后,主动要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帮他们联系到了马来西亚几位拿督(马来西亚皇室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所给予的一种荣誉称号),从资金、行程安排等多个方面为他们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帮助。这位华人对他们说,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这14个人走出来了,更是看到中国的年轻人走出来了,中国人走出来了。

 

龙行华夏

从东南亚回来后,团队需要进行活动总结及新的骑行活动的准备工作。因此,在去年12月份回国后,活动暂时停顿五个月。由于骑行活动期间耽误了许多课程的学习,因此在这五个月里,江剑芳回到学校主要追赶学业。

今年514日,他们开始了行程的第二阶段——龙行中国。他们从广东出发,途经广西、贵州、湖南、浙江、上海、江苏、天津、北京、河北、东北三省各地。

       

                         江剑芳骑行贵州,进苗寨前下车喝拦门酒
    他们沿途深入数十个少数民族生活区,以及数十个大城市。期间,他们为当地居民送去了广东亚运的邀请信,欢迎他们来广州看亚运会;同时还邀请当地的书法画家为亚运题词和作画,以及采集具有该地区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在这里,骑行队员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朋友“同吃”、“同住”、“同聊”。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利用网络设施,随时把记录下来的照片、文字和视频等及时地与全国朋友们分享。

在这之后,还有一段最艰难的路程,他们在完成上述活动后,乘车转至兰州,再到格尔木,从这里开始了直至拉萨的骑行。在这个阶段,他们缩减了活动的力度,主要目的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队员们的意志。

不得不提到黄鸿章老人家,他也是江剑芳很佩服的一个人。他是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今年已经71岁高龄,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骑行青藏线了,有着很丰富的经验,因此他担任着这个团队的骑行顾问。老人家有着和青年人一样的激情与执着,时常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情绪低落的队员们进行鼓励。

尤其是初到青藏高原的时候,大家的高原反应都很严重:恶心、头晕、无力。江剑芳至今还对初到高原的那种艰难记忆犹新,他笑谈说当时有些队员都快成了医院的VIP了,每天都要去打点滴、吸氧。但当他们终于到达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湖时,一切艰难似乎都被欣喜的情绪掩盖,心中只剩下一个目标和更高的追求。

今年9月初,第二阶段终于在队友的互帮互助及永不言弃的坚持下完成了。这个团队也终于用近乎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活动。

 

为公益,脚步从未退却

江剑芳(后排右四)与队友世博中国馆前合影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团队时刻不曾忘记自己的主要目的——公益。他们多次在各地学校中进行亚运宣讲;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多次举办车友、网友见面会;关注偏远乡镇的留守儿童;关注汶川等灾区孤儿,并为他们筹集公益资金,以实现汶川108名孤儿可以到广州看亚会的开幕式和赛事的计划;邀请全国书协主席杨刚、凤凰古城官方“凤凰”二字的书写者袁正新、庞中华等国内著名书法家题写“龙”字,完成一百个“龙”字的“龙卷”。

一路鼓励着他们能够为公益坚持着走下去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群众的支持。他们的亚运宣讲活动总有很多的观众静心倾听,并能够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给予理解与包容。他们为此展开的一个万人大签名活动也得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积极响应。同时,他们的行动也受到多个国家媒体的支持,整个行程中,多次被各大媒体报道,从而让他们的活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现在,骑行活动虽已结束,但是他们的公益行动还在继续。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人士赠送的作品以及“龙卷”都将进行义卖,所得的钱将用于资助汶川等灾区的孤儿及留守儿童。

 

在逐梦中成长

    目前,江剑芳正在学校准备自己的毕业设计。由于休学一个学期,他现在不得不用更多的精力努力补上丢下的课程。同时,江剑芳也始终在关注着这个公益梦的所有后续活动。他表示,在做公益的道路上,他永远都不会退却。
    他们这个团队自己的户外运动品牌“齐天下”也正在逐步走向正轨,他现在主要负责网络宣传部分,而且他们还在为明年的“大运会”甚至是2012年伦敦
运会的宣传做准备。因为他们的总体计划是在十年内完成他们“骑行全球”的梦想。

为期近一年的骑行活动使他成长了许多,也更加坚定了他逐梦的信念。他说:“我们已不再是孩子,我们应该懂得如何为自己的梦想‘买单’。”

(转载自《北京石化学院报》20101030267期)

 

 

作者:记者 罗群 实习记者 李必鑫 张银 发布日期:2010-11-11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鲁珺瑛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