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玲:跑步,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

跑步,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

——记我校第十四届香港渣打国际马拉松赛亚军得主金玲玲同学 

前言:犹记得,2007年时校报记者曾采访过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金玲玲同学。那时的她还是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腼腆、话并不很多,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大大的梦想。时隔三年,当再次见到金玲玲本人时,她还会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接受采访,每句话都淳朴得未加任何修饰。一切仿佛与她在长得望不见尽头的马拉松跑道上挥洒自如、爆发力十足的样子截然不同。如今的她,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来更多的自信与从容不迫。在指导兼教练的张敬军老师帮助训练下,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她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出色的个人长跑成绩。尤其是在日前在结束不久的香港渣打马拉松赛中,她发挥出色,获得了亚军的荣誉。没有任何夸耀的言语,获得了无数大型国际比赛名次的她依然还是那个本色、纯粹、坚持真我的女孩。她说她可以把名誉看得很淡,她只是享受在赛场上奔跑的感觉,可以听得见风穿过耳畔的声音。这,便是追风女孩内心深处最纯真最简单的满足!

 叱咤赛场,风云际会

时间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把人磨砺得愈加锋利而强大。如果说最初站在起跑线上,和世界一流长跑名将同台竞技的金玲玲还是初出茅庐、略显拘谨、大赛经验尚浅的新人,那么时隔三年后,当她带着参加各种性质的比赛而逐渐累积的经验,带着踌躇满志的出征豪情,带着中国田径队、学校老师、队友以及国内媒体舆论的关注和殷切希望,再度出现在2010年香港渣打国际马拉松赛的跑道时,她已经羽翼渐丰,游刃有余地驾驭好整场比赛的节奏了。

一声枪响,所有整装待发的运动员犹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场面颇为壮观。本次马拉松赛吸引了近六万人参赛:专业运动员中不乏一些世界知名长跑健将。它的深远影响力和号召力自然不言而喻,所有参赛的选手都对奖牌虎视眈眈,希冀着全力以赴夺取最终胜利,彼此之间的竞争激烈万分。开跑后,金玲玲步伐轻快而稳健地坚持在第一集团队伍中,调整气息,保持着自己最舒服的固有频率和节奏。从开始到38公里,她和印尼选手泰恩宁斯紧紧咬住,先后领跑,呈现黏着状态,就像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都丝毫不放松对彼此的钳制。金玲玲一旦落下了一段路程,便会马上咬牙追上,不给对手任何超越的机会,漫长而乏味的赛道上,是长时间令人窒息的僵持。这一场瞬息万变的风云际会,究竟谁会笑傲江湖直到最后?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不同于往年赛道,今年全程马拉松路线加入新落成的八号干线昂船洲大桥一段,因为大桥有坡度,令比赛难度更大。到了最魔鬼的一段——连接九龙和港岛的西区隧道出来后的上坡路,金玲玲渐渐有些体力不支,被印尼选手甩开,以1分零5秒之差居于亚军。

尽管早在参赛前金玲玲和她的教练就已经听说了本次比赛将面临前所未有挑战,那就是香港起伏多弯的赛道和潮湿闷热的天气,但如此不适应的气候环境还是出乎大家意料。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金玲玲夺冠的希望。赛后在媒体采访区,国内外媒体不约而同将闪光灯、镜头对准了前三名得主,冠军也坦言,她对香港闷热、湿度又大的气候还是比较习惯的,因为相较其家乡印尼更为闷热的天气,要应付香港恶劣的天气还是绰绰有余的。

 崭露头角,机遇垂青

虽然有些遗憾,与冠军失之交臂,但金玲玲以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份代表国家队出征,取得的亚军名次是多么来之不易,她为国人争得了莫大荣誉。其实早在今年1月份,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上,金玲玲已经崭露头角,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其2小时36分的成绩更是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的记录。原以为等这次新年初的比赛结束后,她就可以期盼寒假到来,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可一纸通知又将所有规划完整的计划打乱,把金玲玲重新拉回到剑拔弩张的赛场上。210左右,受中国田径协会派遣,金玲玲将代表国家队参加第十四届香港渣打马拉松赛。这是一份特殊的使命!接到任务后,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指导教练张敬军老师和金玲玲都感觉到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要想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各国专业运动员中脱颖而出,甚至获得奖牌,对于大赛经验尚浅的金玲玲来说,都将是艰难困苦的一次经历。他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专门训练,以尽快适应比赛时遇见的各种不利因素,释放出运动员最大的潜力。

 远赴训练,坚守梦想

背起行囊,阔别家乡,金玲玲和教练以及她的队友们在春节前夕远赴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训练基地,进行出征前的最后集中训练。此时,距228香港渣打马拉松赛开始仅剩10余天了。仙林周围多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金玲玲和她队友们提供了很好的训练条件。同时,大家初步了解到香港当地的赛道情况和天气状况。那里有起伏多弯且坡度较大的跑道,素有“魔鬼”赛道之称,加上当时已高达26摄氏度以上的潮湿闷热天气,对运动员耐力和体能都是一场严酷的考验。她们针对其中不利因素,也开展了一系列训练。213是中国农历除夕,是合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当我们大多数人陪伴在家人左右,迎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新年到来,望着空中绽放璀璨斑斓的烟花,沉浸在气氛浓郁的年味儿里时,金玲玲和队友们的春节是在训练基地度过的。这是个平静得一如往常的新年,没有丰富多彩的聚会访友,没有暖意融融的亲人共聚一堂,没有丰盛美味的年夜饭,有的只是机械而略显枯燥的体能训练和早晨起来驱赶不尽的困乏。但这群年轻可爱的姑娘没有任何怨言。跑道上,她们全身心投入,不为外界所扰,纵使满怀疲惫也从不叫苦;空闲时,她们自娱自乐,偷得浮生半日闲,在笑语欢声中见证着彼此最坚定的情谊。当记者问及金玲玲,这么多日子没有回去是否会想念家乡的亲人时,她莞尔一笑:“有连续四年的春节,我都是在训练场上度过的。”望着记者诧异的表情,她淡然道,她早已习惯了春节不回家的滋味。今年如此,去年亦是远在云南高原的训练场上度过的。想家了,她便拨通家里的电话,和父母聊聊近况,缓解一下思乡之情。对金玲玲来说,一根电话线,牵连着两端思念的心声,在每个念家的日子里,仅靠它就能互相取暖!

 为国争光,挑战极限

228日前夕,带着身边队友殷切瞩望,带着很多未尽的梦想,金玲玲和张敬军老师飞抵香港。有备而来的他们在下飞机那刻,还是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灼人热浪。香港当地女孩们早已不约而同脱去厚重的冬装,换上了轻盈飘逸的裙装。这个生于山东,在北京训练、成长的姑娘反而习惯了在北方寒冷干燥多风季节里跑步的感觉,南国高温高湿度的气候让她一度难以适应。这就有了开头那一幕,金玲玲克服重重艰难困苦,穿越身体极限考验,捧起亚军奖杯的一刻!开赛之前,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曾荫权就接见了远赴港参赛的内地运动员。他亲切友好地同运动员一一握手、合影留念,信心满怀地鼓励运动员们战胜恶劣天气,战胜路面情况,战胜苦难,战胜对手,取得好名次,为国争光。赛后,也有诸如新华社、新浪等多家驻港媒体记者争相采访金玲玲,对其进行了报道和专访。可以这么说,她就像是一颗未经雕琢而散发着清冽气质的璞玉,正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眼前。她的每一次亮相,总能给人不同以往的感受,带给大家难以预料的欣喜。

 回归校园,沉淀实力

在平时一起集训的队友们眼中,她们描述金玲玲最多的用词,就是刻苦、坚持、不倦怠。从激烈的比赛场回来后,经过了极短暂的休息调整,金玲玲又会投入到和队友们一样的日常训练中去。褪去赛场上叱咤风云的气势,离开大众关注的视线,她依旧是再平凡不过的学生,每天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在不同的角色间转换自如。只是于学生之外,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就是学校高水平田径队的大学生运动员。张敬军老师为此向记者介绍了她们训练时的作息时刻表:每天早晨600——700是风雨无阻的集训时段。700之后就要准备去上课等事宜。下午大多数运动员若是没课,训练集中在300——500;若是遇上有课的时候,就得延后时间开始训练。当然平日里还要根据天气冷暖调整训练进度和方法。例如,为适应公路赛道多陡坡的特点,运动员们可以通过跑山路来增加脚步力量。但是在北京寒冬时节,考虑到冒着凛冽寒风去远郊山路的操作性不大,教练就要求队员们在室内爬楼梯。把学校主楼高达9层的楼梯当成绝佳场地,上下20个来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照样能把成绩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展望未来,激情昂扬

在教练张敬军老师眼中,金玲玲是一个天赋良好、状态稳定、心态平和、勤奋上进的全面型运动员。从她2007年进入大学校门的那刻起,张老师就看到了这个女孩身上蕴藏着的一股倔强、不轻易服输的劲头以及她与生俱来的适合长跑的身体条件。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张老师会督促爱徒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每场大型比赛前,他也会微笑着站在一旁,给金玲玲最坚定的鼓励和支持。师徒两人闲暇之时,常常会聊起未来的计划和梦想。张老师告诉记者,他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冀能通过高强度训练,把金玲玲的长跑成绩提高到2小时30分。虽说咋一看,只是距离她现有最好成绩缩短了6分钟,但在成绩背后,付出的辛苦和汗水何止百倍千倍!为此,张老师计划在今年暑假,组织队员们去平均海拔2600的青海多巴高原训练。普通人在高海拔的青海地区通常都会有高原反应,会明显感到胸闷气短。更何况对运动员来说,还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任务!之后,对于更长期的计划,张老师则是希望金玲玲同学可以冲击一下2012年举世瞩目的伦敦奥运会并取得最终入场券,相信这将是一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荆棘坎坷历程。

据张老师介绍,我校从2006年开始探索普通高校为国家培养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道路,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模式。特别是近年来,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本着“体育人才也是人才”的理念,大胆探索,通过一系列尝试,在高手如林、名校林立的首都高校竞技赛场中脱颖而出、稳居前列,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初见成效。像是之前的衣苗苗同学,还有金玲玲同学都已经达到了国家运动健将敌标准。今后,学校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这项特色,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

 

(转载自《北京石化学院报》2010315日第256期)

作者:记者/於琛 发布日期:2010-04-07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news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