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把大学课堂延伸至企业,让学生走向卓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今年秋季新学期,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学生来说,是个新的开始。因为“计算机过程控制工程”、“过程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DCS/PLC/FCS原理与应用”等5门课不再单单是教师执鞭,而是和企业人员共同讲授,也是说,有的课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课堂,有的课是要在企业车间、厂房里进行。

 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日渐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必须完成三个方面的转变,即由政府统一组织、直接协调向学校主动开放办学,适应企业运行规律,校企有效互动转变;由企业为教育作贡献向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互利共赢、全面合作转变;由学校单一的人才培养向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转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院长郭文莉说,高校要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融合,资源共享,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在“三个转变”总体思路的导引下,一场创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改革在悄悄进行。

 

改变校企合作中“剃头挑子一头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很多高校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企业不感兴趣,“剃头挑子一头热”,甚至有企业老板说,即使给企业减税等优惠政策,也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不愿意办成“实习厂”。

“高校在埋怨企业没有积极性时,要考虑到一个现实,就是中国的很多企业尚处在原始的资本积累期,这个发展阶段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积极性,要突破这一困境,就要找到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让双方都受益才能长久合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处长刘红琳这样认为。

就拿燕山石化来说,它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我国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建校初期校址就是在燕山石化的厂区内。因为这层历史上的“血脉关系”,可以说双方的合作有了先天的好基础。

“但光凭感情、历史渊源,不足以建立牢固长效的合作关系,还是要靠创新体制和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受益的产学研融合、共同培养人才的牢固关系。”刘红琳说。

“大企业要对社会履行大责任,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既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对合作双方来讲也是互利共赢的。”燕山石化公司董事长王永健从战略的高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李刚副总经理说:“企业作为最终的用人单位,燕山石化始终认为,工程人才培养决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企业也应当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企业高层领导的观念跟学校一拍即合。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高校专业师资和教学科研等学术资源,突破企业职工培训和人才培养的瓶颈;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企业工程培训理念与实际生产现场资源,提高学生实习效果和就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企校双方互把对方作为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创造了将学校的实习校区建设纳入燕山石化公司的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之中的“合作规划模式”,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对等、共同投入、资源共享的“合作共建模式”,实行了“双主体领导、基层组织融合”的“合作管理模式”,不断丰富了企校合作内容,使企业新产品开发、员工培训与学校的科研、学生实习、就业和师资培训有机结合的“合作共赢模式”。

创新体制机制让双方找到了合作的利益点,双方坚持“互利共赢、共建共管、资源共享、共同规划、共同发展”,激发出一系列硕果:

从学校来说,近3年来,学校有 100余人次青年教师在燕山石化完成工程教育培训,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明显提高;2008年至2010年,每年在仿真训练装置上实习的高校学生就达220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教学的效果。

从企业来说,高校的教授走进企业,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基本理论和专题技术讲座,企业职工培训质量和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加速。据统计,2007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选派优秀师资参与燕山石化的流程模拟、电气工程、仪表自动化、化工基础等15门次课程授课,为企业培训特殊技能人员200人,连年在集团公司的职业技能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燕山石化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合作教育成果,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不再是浅层次地送学生到企业实习: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做到“精细化”

 在燕山石化公司里有一个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米的校区。这里有食堂、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学习场所,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生活区与教学区相对独立,这是学校与燕山石化投入了近两千万元,并将公司的教育培训中心西校区(仿真中心)与学校校区功能统筹规划,新建和改建而成的燕山校区。

 企业里还建有校区?这在高校里确实很少见,这也正好佐证了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力度和深度。

校企合作的最原始的方式是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或专业实习,“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仅限于对生产技术的参观了解,达不到学生在生产一线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目的。”郭文莉说,学校在多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合作育人模式”,初步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学校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室等这几个强有力的纽带,真正做到了与企业的联合育人、共同培养人才的“精细化”: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多年来,燕山石化公司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先后形成了:

1)“实习基地共建机制”。以“产权清晰、权责对等”为前提,建设了“二甲苯临氢异构单元”大型仿真训练装置、机泵检维修实训车间、大型机组生产实习车间、PLC技术培训实验室、安全实训基地等,面向高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面向工程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与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

2)“实习计划对接与研讨机制”。燕山石化将学生实习纳入到公司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形成了“有一套工作制度、有一支工作队伍、有一个工作班子”的对接与研讨机制。近年来,燕山石化各生产装置不仅接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的实习,每年还接待清华大学等20多所高校学生近万人次实习。

3)“一体化合作共建与共管机制”。企校双方共同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共建实习基地,实施一体化合作共建:共同建设教学及后勤保障设施、共同组建教师队伍、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共同研究工程教育改革、共同编写培训教材、共同监控培训质量。通过建立管理委员会,形成“双主体领导、基层组织融合”的合作管理模式。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共建,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已聘请燕山石化38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了试点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并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给学生授课,把来自生产管理一线的最新技术传授给学生。

“把学生送到企业或者工厂里,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刘红琳说,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质量,连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都必须来自企业,是否过关由企业的教师来把关。

校企共建实验室。在与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工作中,企业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纳入了企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正在积极合作共建高分子材料实践教学基地、新材料及新产品研发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深入推动相关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改革。

 

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牢笼:以能力为风向标培养工程人才

高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特别是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上。如果只是理念改革,最后不落实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上等,所有的改革不过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009年底,国家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批61所试点院校之一,该计划已经在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试点实施。

 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主要是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进而按相应的知识点构建课程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弱化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导致现行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过程、内容、方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我们要打破这种传统的牢笼,以工程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检验培养质量、不断调整各培养环节,对现行工程教育模式进行系统改革。”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戴波介绍说。

根据工程能力素质培养的主线,围绕实际生产装置或实际工程项目,学院对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原来的多门课程整合成工程教育系列课程授课方式由学校和企业教师交叉教学,新课程形式有:系列讲座 + 校内授课;企业参观 + 校内授课;实验室授课;课程A(校内理论教学)+ 课程B(企业实践教学);企业工程师校内授课等。课程体系围绕实际生产装置或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对学生实施工程系统设计、产品集成、工程安装、系统调试、装置投运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培养。

“课程体系的整合、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学校组织教授和企业的专家反复沟通、修订而成的。”戴波说,学校和燕山石化为此成立了“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培养目标研究、培养标准制定、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明确了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的课程、在企业开设的专业课程。

在整合课程的同时,也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推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以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试点专业中已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已制订完成,教学过程已进入校企合作专业教育阶段,校企合作进展顺利,学生在能力、素质、学风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11923 08版)

作者:宣传 发布日期:2011-09-23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news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