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服务国家,北石化实践步伐永不停歇

     9月17日,2019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进行重点团队汇报答辩。每年这个时间,收获满满的学生带着自信,为在校学生分享暑期社会实践感人故事,将生动实践转化为有力量有温度的思政课。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实践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思政教育贯穿到生动实践全过程当中,引导广大青年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奔赴全国各地,在寻觅新中国70年发展脚步中将“爱国、立志”内化于心,在探索首都社会发展需求中将“求真、力行”外化于行,为服务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千龙网对此进行了报道。

 


本网讯——“我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探索国家发展需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担负起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做中国梦的合伙人。我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9月17日,2019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进行重点团队汇报答辩。每年这个时间,收获满满的学生带着自信,为在校学生分享暑期社会实践感人故事,将生动实践转化为有力量有温度的思政课。

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实践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思政教育贯穿到生动实践全过程当中,引导广大青年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奔赴全国各地,在寻觅新中国70年发展脚步中将“爱国、立志”内化于心,在探索首都社会发展需求中将“求真、力行”外化于行,为服务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打造有温度的思政大课,为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育人是高校根本任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社会实践工作全方位融入到学生人才培养大局中,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已将暑期社会实践被纳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8版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综合教育”模块,共同引领青年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2019年7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吴爱萍老师带领经济管理学院“女当家”社会实践团远赴兰州,开展“巧手编织幸福梦,非遗助力精准脱贫”国情调研活动,将思政课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何通过非遗文化更好助力精准脱贫、实现居家就业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

近两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围绕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共设置15项主题和20项专项计划,组建社会实践团队243支,3200余名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足迹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理论宣讲、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与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壮阔70年的发展历程,生动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感受70”实践团队师生面对面采访老教师、老军人,聆听他们亲身经历,记录祖国发展过程中真实故事和话语,制作《红色基因传承》情景访谈微视频,通过公众号、抖音等方式将纪录片传播给在校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助力青年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脚下沾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7月11日,在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村委会,由村两委委员和实践学生共同召开了第二届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参加此次实践活动的学生都是来自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以2018年实践成果为基础,根据小黑垡村资源条件和人文资源特点,多次调研、访谈,谋划、设计小黑垡村品牌战略与产业振兴路线图,建立起“党建搭台、基地唱戏、服务增值”的产业振兴模式,引导学生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注重把社会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师学术专长相结合,有效提升社会实践针对性,调动青年专业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丰富社会实践载体和平台。2019年学校实践团队中专业指导教师比例超7成,各团队结合服务地需求精心设计,运用所学专业精准发力,机械工程学院“白洋淀水文环保”实践团队连续三年深入雄安新区,对白洋淀淡水湿地水质进行监测,为当地环保部门的水资源利用、污染以及治理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带队老师韩言在谈到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初衷时说,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学校建设“双一流”专业,对学生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解决问题能力。而通过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可以更有效的进行知识传授和方向指引,让大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将社会问题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青年服务国家,知识振兴家乡”王国帅同学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说。近些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显著,重视社会实践成果转化,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社会影响广泛。人民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广播电台、成都卫视、北京学联等媒体平台均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注民生志愿,传播青春正能量

2019年暑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坚持四年组建“初心”支教团,到山东省青州市东高小学进行支教,运用独特的暑期乡村夏令营理论模式为当地留守儿童讲授知识,开展爱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四年的坚持和努力,让这群青年人逐渐改变当地家庭的教育观念,队长张帅同学说:“当地家长的教育观念由‘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变成‘多元化学习才是更有益于孩子的发展’。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支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可以改变国家未来的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自2016年搭建并不断完善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模式的实践育人平台。该模式以志愿服务作为基础,学生在民生志愿过程中发现问题,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尝试解决问题,实现实践育人工作由“点”到“面”转变,不仅深化了社会实践内涵发展,更成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为保证实践效果,各二级学院各显所长,利用在校期间为学生搭建20多个公益平台。信息工程学院仿人机器人基地与传德儿童关爱中心一道为乡村儿童普及人工智能知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大兴区社会福利中心共建,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短短四年时间,学校为北京市提供各项志愿服务余22000小时,参与人数达7000余人次,5个校级志愿项目获得市级优秀志愿项目。

假期结束后,学生们满载实践的收获,进入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将“青年服务国家”的实践体悟和思考渗透到自身的行动和未来当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社会实践打造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感受70年的伟大历程与生动实践中,培养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人才,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链接:http://news.qianlong.com.cm/html/28874/2019/0926/2475.html

作者:千龙网 发布日期:2019-09-28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胡芳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