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报:校园心理剧火爆成为大学生的“心灵鸡汤”

 



强档置顶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界改革中呼声最高的热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何种富有成效的方式,令这一教育在大学校园内取得积极的成果,是广大心理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围绕“校园心理剧”这一特殊的寓教于乐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校园心理剧火爆

成为大学生的“心灵鸡汤”

本报记者 刁雅琴 通讯员 鲁珺瑛

55下午两点,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校园心理剧《还是大学那点事儿》在该校综合教学楼报告厅首演。据悉,应部分高校的邀请,该剧将于近期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进行巡回演出。

《还是大学那点事儿》根据学生的真实生活编排而成,剧情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发布帖子,面向全校招募愿意自我成长的学生组成心理治疗小组。于是,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的大一女生思琪,积极乐观的疯丫头,平凡的自觉没有任何个性的善善,漂亮智慧的同宿舍女生王涵,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强强,风趣幽默的时尚达人李尔,热爱摄影积极进取的阿木,以及对女儿管教甚严的母亲……这些有着不同生活背景却又生活在同一个学校的人们,携带着各自的人生故事,怀着对大学的困惑,对爱情的憧憬,对未来的期盼,对人生的思考相聚一处。在艰难的碰撞和交流中,自我成长小组的成员们分别找回了真正的自己,他们用健康的心态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观看完“校园心理剧”后,现场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艺术创作、编导和表演不仅能开发大学生们潜在的创造能力,也是培养创新的第二课堂和演练场所,还可以通过该剧的创作活动锻炼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管理服务人才。比如剧务组的道具准备、舞台艺术设计、海报宣传、舞台监督、灯光音响等都涌现出了一批责任心强、思维活跃、管理有序、才华横溢的杰出大学生。而许多同学则表示,在大学中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哪怕只有一次,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也够自己品味一生了。这无疑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有120多人次参加演出,教育影响到4000多人,是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成果,并且在其他高校的巡演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在观看完“校园心理剧”后,当天下午4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领导、北京市心理专家、德育专家、美育专家、北京市部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以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领导、师生代表们又齐集一堂展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讨会。会上各位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开发自身的潜能,拥有健康的心灵。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系统的基础,更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得到发展。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促进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如何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如何在学生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如何打破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畏惧与偏见?这是摆在高等教育里的现实课题。

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基础上,积极探索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创新,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和普及。

                                                                   (现代教育报·大学生周刊 2010年5月13日报道)


作者:刁雅琴、鲁珺瑛 发布日期:2010-05-14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鲁珺瑛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