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序启,风染秋光;锦绣清源,暖意盈堂。2025年9月14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在清源校区主楼3102教室举办2025级硕士研究生迎新专题会。团队首席教授陈家庆副校长、团队骨干教师以及所有研究生共聚一堂,以热烈饱满的氛围,迎接2025级硕士研究生正式加入团队。
这场迎新会,既是团队与新生的初次深度对话,更是为他们搭建的“科研启航台”——旨在帮助新生快速熟悉团队氛围,明晰研究方向、核心任务与后期发展路径,为未来三年的科研探索之路夯实基础。按照惯例,团队首席教授陈家庆副校长以“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团队”为题讲授“入队第一课”,从学校学院情况、团队发展历程、团队科研聚集、培养要求期望等四大方面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介绍交流,不仅让2025级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学院-团队-小组”形成了立体认知,也有助于其他研究生同学和团队教师反思审视自己一学年来的工作。
陈家庆教授从石油石化和环保行业面临的问题形势、技术需求以及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切入,阐释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生命力和重要性,同时指出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尤其是工程科学发展的趋势。团队多年来主动聚焦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下节能环保高精尖产业的发展需求,自觉围绕石油天然气集输与净化处理、油气水排放污染控制、环保设备设计开发、过程强化技术与设备、传质与分离过程分析测试等开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积极推进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紧扣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战略需求,在石油天然气分离技术等领域形成“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成果转化并行”的特色发展格局。
随后,陈家庆教授系统介绍了团队拥有的仪器设备、目前正承担的代表性科研课题、团队成员的初步任务分组情况,全方位为新生搭建起“可感知、可参与”的研途桥梁。通过25级新生及其小组指导教师的当众发言介绍,既让新同学对团队的科研方向、条件资源、管理机制有了清晰认知,消除了科研入门难的顾虑,更让他们感受到团队“严管厚爱”的氛围,为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顺利开启科研之旅吃下“定心丸”。
陈家庆教授还以“研其难、究其理、生其道”九个字解释了何为研究生以及为何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介绍了我国学位授予条件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明确要求。通过介绍学校和团队的相关政策制度、团队为研究生提供的基本条件保障、团队研究生近几年存在的不足或缺憾,既为25级新生拆解了学术探索的核心逻辑,也为他们未来三年的科研之路划定了清晰的行动框架,让“如何做科研、为何做科研”的答案变得具体而深刻。陈家庆教授最后强调,不仅研究生阶段,其实任何时候开展工作都需要积极主动。作为知识分子,应不时提醒自己别忘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一理想追求,尤其要不断学习和领悟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精髓要义。
在认真聆听了团队首席教授精心准备的“入队第一课”后,2025级新生们热情昂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豁然开朗”,不仅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团队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对未来的努力方向更加锚定,后续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态度投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中。
从此刻起,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的科研版图上,又增添了18位鲜活的身影。愿2025级的每一位硕士研究生,都能在这片平台上扬帆起航,以志为帆,以勤为桨,在未来三年里书写充实而精彩的成长篇章。
(图/文: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