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至29日,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首席教授陈家庆携骨干教师姬宜朋博士、刘美丽博士一行三人赴美国开展交流访问,相继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塔尔萨大学(University of Tulsa,TU)、迪玛尔国际海洋工程公司(DMAR Engineering, Inc.)以及美国拉马尔大学(Lamar University)的管理人员、教授和专家等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取得了预期成效。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期间,陈家庆教授一行同该校国际学生项目副主任Wilsi Lieux女士进行了详细的面谈交流。陈家庆教授首先做了题为“Our University, Our Team and Our Hope of Visit”的英文介绍,基于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今年5月27日至6月9日依托北京市教委一流专业建设资金支持选派15名学生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河滨分校(UCR)交流访学两周情况的客观总结评价,指出了选派本科生出国短期访学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之处,希望与UCLA在选派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三个月以上访学、选派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两周短期访学、邀请外方环境工程专业教授来校学术讲座以及承担短期授课任务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Wilsi Lieux女士详细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了UCLA在夏季课程或暑期学分班(Summer Sessions)以及其他国际合作教育方面的详细资料。基于我校学生培养采取每年春秋两学期、每学期上课学习16周左右等运行情况,Wilsi Lieux推荐建议我校学生以修读获得相关学分的形式参加UCLA的暑期学分班。
在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石油之都的美国中部城市塔尔萨,陈家庆教授一行先后访问了塔尔萨大学工程与自然科学学院石油工程系的多相流分离技术研究中心(Tulsa University Separation Technology Project,TUSTP)和人工举升研究中心(Tulsa University Artificial Lift Project,TUALP)。塔尔萨大学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和美国的百强大学,该校的石油工程专业在美国石油工程专业中排名第四。TUSTP副主任Ram Mohan教授以“State of the Art of Compact Separators - from Lab to the Field”为题,介绍了TUSTP自1994年以来在多相流分离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尤其是详细展示了所原创研发柱状旋流式气-液分离器(Gas-Liquid Cylindrical Cyclone,GLCC)的代表性工程应用。源自TUSTP的GLCC气液分离技术享誉全球,迄今已有超过近千个工程应用案例。随后,陈家庆教授以“Our University, Our Team and Our Research Activities”为题,英文介绍了学校、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的基本情况,在总体展示团队近几年在油气水多相分离技术领域所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气浮旋流一体化污水除油和高频静电聚结脱水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情况;姬宜朋博士和刘美丽博士则分别以“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Tubular Dynamic Centrifugal Oil-Water Separator”和“Axial Hydrocyclone for Water Pre-separation from Wellstream”为题,英文介绍了团队近几年围绕低压损管式动态分离器和油井采出液预分水用轴向水力旋流器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与会外方人员对团队在大气液比管式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团队在石油工业上、下游领域开展的交叉融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TUSTP主任、首席专家Ovadia Shoham教授陪同陈家庆教授一行参观了专用实验室,专门展示了GLCC的可视化动态运行情况以及正在开展的多相流相态分析、油水乳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即将回国加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并参与申请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朱建军博士后,带领陈家庆教授一行详细参观了人工举升中心的相关科研硬件设施,重点介绍了项目组围绕井下采油用电动潜油离心泵(ESP)叶轮结构优化、流道冲蚀磨损等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然后,陈家庆教授一行拜访了人工举升中心负责人的张洪泉(Holden Zhang)教授,在感谢张洪泉教授对学校深海天然气水合物经济采输研究平台建设方案给予支持帮助的同时,邀请其来校围绕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多相流动、人工举升、流动保障、数值计算、实验技术等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指导,张洪泉教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在美国新兴石油之都休斯顿,陈家庆教授一行专程拜访了DMAR Engineering公司总裁张大刚先生。张大刚先生是海洋油气工程装备领域的资深专家,先后参与了28个大型深海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和安装,其中包括17个张力腿平台(TLP)、7个单筒式平台(Spar platform)和4个半潜式平台(Semi-submersible Platform),创立了很多世界深海采油技术的第一,目前担任首批国家级特聘专家,并兼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海洋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客座教授,我校在申报深水油气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期间聘请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家庆教授向张大刚先生汇报了深水油气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并就当前海洋油气工程装备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充分肯定深水油气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发展定位的同时,张大刚先生也对如何建设好重点实验室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重点实验室能够聚焦该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持续深入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形成不可替代性。张大刚先生在接受回国后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指导邀请的同时,也希望深水油气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其担任主任的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加强学习交流。
此外,美国拉玛尔大学(Lamar University)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的徐强教授也专程前往休斯敦,与团队一行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交流洽谈。拉玛尔大学位于博蒙特市(Beaumont),隶属于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系统九个成员大学之一,也是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附近有众多全球石油石化知名大公司,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行业背景、发展定位非常类似。徐强教授的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化工行业,具体涉及到化工厂的排产及策略扩产、港口化工产品供给链管理、火炬单元操作优化、工厂流程模拟和控制、液化天然气(LNG)储运及汽化气(BOG)零排放、空气环境污染预测模拟等。陈家庆教授向徐强教授详细介绍了在油井采出液处理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紧凑型静电聚结分离、低压损管式动态分离技术,双方就联合申报相关科研和人才项目、邀请访问讲学等事项达成了初步共识。
本次短期出访美国,拓展了团队成员的国际视野,实质性迈出了与国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步伐,为未来几年团队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新思维、新动力和新模式。在通过认真学习查找自身差距的同时,也增强了发展自信,提升了团队和学校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