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教授"郑强做客清源讲坛获百余次掌声

作者:校办、人文 发布日期:2010-11-22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鲁珺瑛 浏览次数:

解读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11171830,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郑强做客北京石化学院清源讲坛,为师生带来了“当代大学生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的专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学生都是慕其“愤青教授”之名而来,许多学生更是站着听完整个演讲。



   

4个小时的演讲,连续三届被学生选为“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的郑强教授,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教育制度、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在以“郑氏见解”给学生“洗脑”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并为学生在个人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和改进措施,赢得现场听众100多次热烈的掌声。

“一个学不好自己专业的人是没有话语权的。大学生必须有专业的本领,专业是自己的本钱,要爱自己的专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这样才会有自信。” 郑强教授这样勉励在校大学生,“对于专业的热爱不是天生的,而是付出了以后才会爱。”

郑强教授更是这样激励大学生:“人生要有目标、有志向。多受些磨难、艰苦对人有好处。同学们不要说毕业找不到工作,不是找不到工作,是很多同学不找艰苦的工作,是找不到享受的工作。同学们去西部看看,去我国的贫困地区看看,那里需要你们大学生!大学生不应追求的工作享受,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对你们的考验!”。

“科学有国界,科学家更有他(她)的祖国!学术研究要关注社会需求,更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没有民族凝聚力、国家就没有力量!”“大学必须明晰教育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大学教育应更多地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学校的情怀!”

“同学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常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予的一切!”“要知道别人不帮你是正常的,帮你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奉献,值得铭记。”最后,郑强教授还用一首《父亲》,深情唱出了他对感恩的理解。

郑强教授情绪激昂、寓教于乐,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强大复兴结合起来,一句句发自心底的劝说与告诫敲打着石化学子的心灵,给学生们以心灵的震撼。


报告会从晚上630一直持续到近11点,郑强教授以其个人魅力征服了全场观众,学生们久久不愿离去,很多学生还上讲台等待郑强教授耐心签名。

本讲清源讲坛由副院长韩占生教授主持、学校办公室和教务处主办、人文社科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承办,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聆听了演讲。

(学校办公室、人文社科学院 摄影/朱三平)

 

 
栏目跳转:
 
Copyright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1292096  传真:010-8129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