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师生震撼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作者:鲁珺瑛 记者 杜亚娟、李亚 发布日期:2008-09-26 收稿日期:神州七号 发射 文章编辑:鲁珺瑛 浏览次数:

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电视上观看到时再次震动了我的心,也让我回想起关于“发射”前后环绕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师生身上的热点话题。

9257点多,在市区前往学校的班车上,一些老师拿着当日的报纸兴奋地问:“今晚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你们知道吧?”问话引起了车上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热潮。杨利伟,这位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的名字再次被大家提起,有关他的成长经历、 2003年10月15日首次飞天的情形被大家一一忆起,他的壮举和英姿在时隔近5年的今天依然让大家感叹和敬重。25日的《信报》头版赫然是三个大头照––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这三位即将于当晚飞天的航天员让大家感觉一下子拉近了与飞天英雄的距离。他们都生于1966年,都有着相似的体重、相近的身高。当然,更重要的,他们都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都经历了那一代人大都经历过的艰难世事。三位农家少年从黑土地、从黄土高原的村落里奔突出来,将要搏击太空,一路走来的艰辛、苦楚是可想而知的。大家感叹、唏嘘,佩服、敬仰的同时,又不由自主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再次腾越而激情澎湃……下车前,大家还不忘记相互提醒:“记得晚上一定要九点前开始看啊!”

25日下午,碰到一些学生,对于“神舟七号”的敏感神经促使我再次提起这一话题。 “哎哟,晚上有课,看不到现场直播,太遗憾了。”“可惜没有电视看,不过我准备在网上看网络电视直播。”“我觉得还是看直播感觉更震撼。” 学生们的反应虽然各异,但却显示出对“神舟七号”的关注。

926早,不用刻意提起,“神舟七号”已经深入大家的脑海、心中。班车上,各位老师谈论25日晚电视直播的气氛更加热烈。听不清楚到底是谁在谈论,因为参与的老师实在太多,但能感觉到的是,大家脸上洋溢、心中流淌的是满满的震撼、激动和骄傲:为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而震撼,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辉煌而激动,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由衷骄傲。

比较而言,老师们兴奋之余还不忘理性分析,学生们的感慨则可能更为热烈而直接。他们大多是通过网络看的直播。热062班女生这样表示:“我觉得我们祖国好伟大,我很骄傲,祖国的科技日益发展,我们的民族腾飞起来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相对于女生的感性,男生们就显得比较实际。机电062班的男生这样感慨:“我们在航天事业上又迈进了一步,很遗憾没有看到真实场景,那发射的声音应该很大!”有幸看到电视直播的同学相对那些没有机会看到直播的同学而言,则有了更骄傲的资本,热062班有男生就曾幸福地表示:“场面特别壮观,很激动人心,期待着看到太空宇航员出舱,这标志着向太空迈出了中国人的第一步。”不过,也有一些同学私低下议论着三位宇航员,他们艰辛的成长经历让大家动容,“宇航员很了不起,如果自己能亲身经历就好了!”

在北京奥运盛典之后,石化师生对于“神舟七号”的关注再显热切,因为这是激励他们为祖国、为学校事业发展勇于拼搏、不懈奋斗的又一强大动力。

(新闻中心 大学生记者团 杜亚娟、李亚)

 

 
栏目跳转:
 
Copyright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1292096  传真:010-8129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