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会计学专业2022级121名学生顺利完成实习答辩,标志本届学生《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圆满落幕。本次实习作为2022版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前置实习时间、延长实习周期、拓展实习岗位等创新举措,不断深化会计学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实习相对以往实习模式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第一,在实习时间安排上实现重大调整,将传统面向大四学生的短期实习前置至大三阶段,创新性地实施了“沉浸式”顶岗实习模式。这一改革突破了原有以就业为导向的短期实习局限,为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第二,实习基地类型实现多元化拓展。从原先单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基地,扩展至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事业单位等多类型校外实践平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实习选择和实践体验。第三,在实习岗位分配机制上采用虚拟人才招聘市场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创新。通过“实习基地提供岗位需求-学生投递应聘简历-面试选拔-岗位实习与考核”的全流程模拟,取代了原有的硬性指派方式。这种市场化运作机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求职竞争力,还实现了实习岗位的多元化配置。
专业分别与立信央企事业部、致同、中审众环、大地泰华、兴华、玖盛嘉等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兴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国有大型企业或政府机关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平台。为确保实习质量,专业构建了“岗前培训—过程监督—成果评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采用学生自愿申请,实习单位选拔面试,将学生分别匹配至包括规模不同、地域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事业单位。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工作,特别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实务专家为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审计实操培训,培训覆盖审计全流程工作环节,聚焦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等年度审计核心工作,通过分项培训、综合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为后续完成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2024年12月9日至2025年3月8日期间,121名会计学专业学生分别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了2-3月不等的顶岗实习,深度参与各类审计项目等工作。在此期间,有些同学全程跟进一家大型企业的年审项目,有些同学参与了多家企业的年审;有些同学长期驻扎外地,有些同学则每日奔波在北京不同地区。在实习工作中,学生切实参与了审计监盘、函证、抽凭、工作底稿编制等各类工作,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为保证实习效果,分别为学生配备了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协同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工作。
课程建立了岗前培训、实习鉴定、实习周记、实习总结、案例报告、实习答辩的立体化考核体系,校内校外导师全面参与课程考核评价,做到全流程质量把控,确保实践育人成效。实习答辩中,同学们展示的不仅是专业成果,更是全方位的成长蜕变。大家都表示通过这段实习的经历,实现了专业技能的实质性飞跃,将学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真正和企业实际有了对接;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对会计、审计工作的严谨性、责任心都有了直观的感受;综合能力得到了多维拓展,团队协作、客户沟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运用EXCEL等工具在审计工作中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同学表示这段经历是对自己意志力的磨练,每天早九晚九周末也要加班的工作节奏是之前没有想到的;如何和项目组成员协作,如何和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也是自己学习到的重要一课。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这次经历对了解行业,规划自己大学最后一年的学习,定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学期会计学专业《专业综合实习》课程的组织是一次创新尝试,这次的成功实施是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真正实现了“真项目、真操作、真成长”。下一步,专业将系统总结课程实施经验,归集出现的问题,与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实习基地单位共同探讨,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着力打造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品牌,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探索新路径。
(撰稿:叶江虹 审核:李海萍 签发:李峰)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23-2028 邮编:102600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