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学子推进“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赴国家博物馆参观
发布人:0020200002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4日
石化学子推进“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赴国家博物馆参观
6月3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通过集体学习和参观展览的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上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党委书记刘颖主持会议。副校长焦向东和副校长陈家庆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做了重点发言,交流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想和体会。
刘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对更好发挥两院院士和中国科协作用提出殷切希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对于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具有重大意义。刘颖就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凝聚共识。要吃准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要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崇尚创新,尊重科技,关爱人才。要在学科建设上实现团队有为和项目有为。要全力营造有利于学校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文化环境,切实为学校科技创新工作保驾护航。既要管理督促,也要关心关爱,要贯彻落实相关科研政策,激发创新的人才政策及各项配套政策,确保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三是要发挥好转换器的作用,要把中央、市委的文件和学校的问题结合起来,要把学校的问题转换成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把解决问题的思路转换成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
下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赴国家博物馆参观“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览。展览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伟大指引为主线,以科学家精神内涵为框架,着力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历史重任,迎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头奋力前行的时代壮歌。
大家一边观看图片、实物、多媒体视频,一边聆听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救国,科技报国、兴国、强国伟大事业的感人故事,更加深刻地感受了“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致认为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用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为祖国发展和民族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表示,要在全校积极营造自觉践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尊重广大师生的创新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引领广大师生大胆创新,勇于创新,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行来到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的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故居参观学习,蔡元培1917年至1923年任北大校长期间租住在此,“五四运动”正是在这里策源。大家观看了蔡元培生平事迹展,包括图片逾百张、文物书籍百余件,并认真听取讲解,深入学习了蔡元培先生作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被老一辈革命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深深感动和震撼。大家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从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中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有效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全力投入学校改革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参观学习“复兴之路展区后,大家心潮澎湃,纷纷表达自己感想
化学工程学院 李春然
本次参观“复兴之路”展,激发了我强烈的爱国热情,我进一步了解到我国实现复兴所走之路的不易与艰难,了解了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了解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复兴,我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繁荣昌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新时代青年将会与国家同心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共筑祖国美好明天,阔步向前,迎接挑战,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青春之花绽放开来。
机械工程学院 王冉
怀揣着尊敬的心态,参观了这次国博特别篇的复兴之路。短短的一个小时的参观,就穿梭了中国的近代史。那里,由封建腐朽的残败压迫,帝国的侵略瓜分,走向了文明开化,走向了欣欣向荣,走向了熹熹晨光的明朗。这是党的领导,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而造就的。当看见思想启蒙五四运动万众分期斗争的开始,点点火光播撒大地的井冈山起义的峥嵘,游过黄河解放北方的渡江战役。中国从此站起来。这是千万华夏儿女不屈的反骨斗争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将继承先辈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信息工程学院 周天千
在展览中,我仿佛穿过了历史长廊,看到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大事,从清朝末期进行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未使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强,中国共产党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诞生,使中国革命燃起了新的火种,此后历经国共合作、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建立新中国。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这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成果。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沧海巨变,时代已经交到我们手里,我们义不容辞!
经济管理学院 李源源
今天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与“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我们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学习了一代代科学家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方面的精神品质。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会铭记这些历史,多学习,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大做强,我要铭记那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百年铸就的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不断努力奋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人文社科学院 张雨晗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奋力前行。今天我们师生一行人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与“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览,看到展区里那一件件饱经风雨并颇有纪念意义与象征意义的藏品,我收获良多。在党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高举社会主义大旗接力奋进,将曾经破败不堪的中国引向光明的前方。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参观这次展览后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安稳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的医食无忧是无数科学家奉献了自己的一辈子而实现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脚踏实地,努力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学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思涵
参观“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过程中,短短两个小时的参观,对中国民族的复兴历程而言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共同努力奋斗。
安全工程学院 梁妍
今天我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十分的激动与感慨。我们主要参观了复兴之路部分的陈列。近代部分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复兴之路上,我们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画像,受益良多。中国已经走过了那个任人宰割、随意欺辱的时代。现在的时代是属于中国的时代,是属于人民的时代。我们有理由且一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信研20 刁晗
2021年6月3日阳光明媚,学校组织了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志愿活动。国家博物馆重装运营后,《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重新运营的重点展出之一。经过不到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国家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国家博物馆主展区。《复兴之路》共分为五个部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的图片、史实、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中国近170年的风风雨雨。在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而前仆后继,无怨无悔。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无数先辈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此时此刻,在这片热土上成为现实。从建国时期的一穷二白的国内现状、帝国主义封堵围截的国际事实,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始终坚持自主发展、和平共处。经过建国以来70多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已经走的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在科技展区内,同学们同样备受触动
化学工程学院 贾思宇
经过昨天的参观我感受到,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人,才拥有完整人格。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作为榜样,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中。
机械工程学院 杜天睿
在参观国家展览馆 “党领导下的科学家”展区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创新精神是科学研究最鲜明的禀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面对日趋激烈、关乎国运的世界高新科技竞争,抢占制高点,布局于长远,是当代中国科学家的时代担当。面向未来,中国科学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而作为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应努力提高学业水平,创新创业,建设更加美好的首善之都工程师摇篮,同时也为我们祖国建设贡献石化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 周天千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参观国家展览馆 “党领导的科学家”展区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五千年中华文明是我们的科技创新的底气和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建设科技强国的骨气和志气。在学校“三全育人”体系下,我校同学科创竞赛成果斐然。看到那一张张奖状,我很是羡慕,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利用好学校提供给我们的资源,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建设科技强国,为第二个百年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 张海杰
总书记强调,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在昨日的参观活动中我感受到,近年来,学校一直为我们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培养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石化青年,我要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利用好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乘新时代东风,多参加科创竞赛,锻炼自身能力,迎接更高阶的挑战,为建设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人文社科学院 蒋林轩
在昨天参观展览的活动中,我感悟到,作为中共预备党员,我要接过这沉甸甸的接力棒,我们如今的科技成果,是我们党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高度重视换来的结果。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勤奋刻苦的精神也将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习这种吃苦耐劳的勤奋的钻研精神,为祖国添砖加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旭
昨日参加展览的活动中,其中的科学家精神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利用好学校为我们建设的各项机制,把课余精力投入科技创新竞赛,潜心钻研问题,在竞赛中锻炼自我,为我校建设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全工程学院 顾溪桥
在昨天参观“党领导的科学家”展览的活动中,我们深受感动,作为参加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参赛选手,我备受鼓舞,感受到我国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石化学子应担当起新一代青年的重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