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学子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交流心得感悟
发布人:0020200002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6日
石化学子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交流心得感悟
4月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打造每周一期的“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系列网络公开课活动,第二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顺利举行。
4月7日下午14:30,校团委组织各院系团学及各校级组织观看、学习“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网络公开课第二讲,王炳林教授讲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并通过腾讯会议积极交流、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对于此次网络公开课活动学习的感想感悟。
化学工程学院 王小艺
学习了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第二讲,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种热血沸腾的自豪与感动涌上心头。
本讲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主要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各种卓越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艰苦卓越,努力奋斗而取得的结果。中国革命精神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国革命精神还充分学习世界其他文化的优秀文化精神。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成功通过长征的重要原因。而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场长征,我们将长征精神运用到生活中,一定可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机械工程学院 何淑婷
今天下午,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我认真地观看了“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并由此引发了深刻的感想。
首先,王炳林老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伟大精神从何而来?借此问题拉开了本讲的帷幕。王炳林老师又相继提出伟大精神的精髓要义是什么、伟大精神的意义又何在等问题,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下,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党史,对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努力奋斗,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祖国。
信息工程学院 夏驰峰
今天参加了“百万师生同上一节党史课”主题是“名师大家讲党史”。本次会议让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的艰辛,以及中国人民在建立、维护新中国方面的坚强不屈,使我热血沸腾。
身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与幸福生活,要继续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容他人侵犯、践踏。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延续我们祖国今日的荣耀与地位。
今天的党史课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使我对于先烈们的崇敬愈来愈深,我会爱党爱国,为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 赵文韬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开始,就一直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建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发展史。纵观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将一种旧制度彻底改变、重新建立一个民主、独立的新制度,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短短的七十年之间就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令人钦佩的成就。这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发展的结果。通过讲授百年党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能够让师生们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更加准确的把握住中国共产党百年所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将精髓化为己有,从而对建党百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青年,未来将是我们建设党、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年轻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我们这个国家就有前途,我们这个民族就有希望。“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这种思政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大家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报国之志。
而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听到先辈们奋斗的故事时心中感到热血沸腾,我渴望生于那个年代,但是,时间一去不返,所以我应抓紧今日的每一分每一秒,不断学习,将先人们的精神传承下来,在这个时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人文社科学院 张鑫达
2021年4月7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团委组织线上观看了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党的历史、党的伟大精神等知识有了深度的了解。从伟大精神从革命实践而来,对中国的重大意义,对具有代表性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建党精神等的讲解中。我体会到伟大精神对我们的深远影响,当前抗击疫情中,无不体现出奉献,百折不挠,追求理想信念。我作为校团委的一员,跟随党的脚步,积极奉献。参与学校组织的疫情防控测温工作,做到认真负责,保证每一位进入教学楼的同学测温合格,为防控疫情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承发扬伟大精神,以更加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袁钰婕
“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第二讲中令我影响深刻的是王炳林教授提到我们党一直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授详细讲述了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故事,他的这种为民精神深深撼动着我。
通过今天的学党史活动,我对党史有了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进一步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为做为一名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继承党的事业,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安全工程学院 李京伦
学习党史国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到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成果。这种探索和实践向世人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种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为中华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应以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目标。
时至建党一百年的关键节点,北石化必将紧跟中央的领导与时代的步伐,紧抓青年学生的学习教育工作,增强北石化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的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努力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智、知史担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