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色文物,挖掘背后党史基因
发布人:0020200002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7日
寻找红色文物,挖掘背后党史基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通过红色文物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7月7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听文物讲百年党史——激扬青年队”的刘奕涵、彭益安、张镇鹏、韩槐泽、唐申奥、樊江龙、赵一然、李子群等8名同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吴爱萍老师和李齐老师带领下,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纪念馆主展厅共分为8个部分,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以景观、油画、雕塑、影视片等展示手段为辅,全景式地展现了各民族、各阶段、各党派抗战历史,师生们讲解交流,凝神观看,驻足良久,重温风云激荡的红色岁月。同时,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之际,师生们也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国内60家相关主题纪念馆、博物馆共同推出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展览突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主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这是团队继国博、军博探寻红色之旅的行第三站。后续工作是将寻找的红色文物进行整理,通过录制北石化青年说,印制文物宣传小册等多种方式,串联起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在参观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接受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现场采访,告诉记者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重温党史寻红色文物,继往开来展青春华章。”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图强的强大动力,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锤炼专业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绘就最亮丽的人生底色,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红色文物工作日志
6.26|第一次会议
今天团队进行了第一次的会议,会议上老师对答辩方案做出了更正指导,帮助团队成员明确了的主题背景,即在建党百年的背景下以红色文物为载体。团队内做好分工安排,以大局观来整理框架,以此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老师说红色文物是不变的,时代进展是永恒的,团队将会以文物形成时间轴,使整个体系串联起来。另外还提到了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文物北石化青年说等活动。最后提出了重要的问题—去的地方文物的选择。
6.28|第一次社区调研
今天的任务是在北京交通大学社区进行调研并参加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勋章仪式。早上六点半天刚亮,团队一行人便集合从学校搭乘地铁前往目的地。到达时,时间尚早,便先行采访了一名有着六十九年党龄的老奶奶。之后便做志愿者帮助老党员进入会场,表彰大会于九点半正式召开,在介绍完到场来宾后,社区工作人员为在场老党员们颁发“光荣在党50年勋章”,团队成员们也第一次见到了这枚象征着荣誉和功绩的纪念章。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主章由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向日葵、光荣花、光芒等元素构成。其中党徽象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丰碑寓意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向日葵寓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光芒象征党的光辉照耀;五角星代表薪火相传;光荣花寓意繁荣盛世、国泰民安和褒奖荣耀;旗帜象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事业永续。副章由山河、中国结和红飘带等元素组成,飘带上雕有“光荣在党50年”字样,寓意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高峰、永葆青春。
授勋仪式结束后,团队成员与老党员们合影留念。并且一起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倾听他们的革命故事,也围绕着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作为青年,他们在我们这个年纪时便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磨难的斗志,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并奋斗长达半个世纪。如今已是老人的党员回忆起当年蓬勃岁月,眼中流露出的依旧是青年般炽热的激情。这种真情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令人受益匪浅。
7.2|参观国家博物馆
2021年7月2日,听文物讲百年党史——激扬青年队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首先参观的便是复兴之路主题馆。主题馆通过展出"复兴之路"大型图片、雕塑,结合声光电,借助珍贵历史文物,向人们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时代变迁,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才直下走向独立,改革开放走向世界,成为大国、强国。之后还参观了百年巨变的专题雕塑展,以及一些中国近代史的纪录片。每张片子只映几秒钟,但是它却代表中华民族的一段漫长历程——充满了斗争和胜利的历程。中华民族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苦难,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盛。
这次参观国家博物馆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复兴之路十分艰难,深刻感受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增强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团队成员参观感受)
7.3|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021年7月3日,团队一行人参观了中国军事博物馆,这次参观带给他们极大的震撼。刚一进门,就看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雕像,一股凌然正气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刚进入大厅,就是一架架飞机模型,中间还有DF-2地地导弹和东风一号地地导弹。首先,团队对兵器馆进行了参观。这里陈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坦克、大炮、导弹、火箭和卫星。这里的每一件武器,都凝结着中国人的血汗。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先进的武器才能支撑起强大的国防。
他们看到了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环境中老一辈革命家亲笔起草的战斗电文,看到了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时用过的牛皮水袋和草鞋,看到了过草地、爬雪山时艰难的步伐,正是有党对军队的领导,正是有了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面党旗,一片忠诚,一分誓言,一颗赤心,老一辈革命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着中国最伟大的战争。
这里所有的武器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辉煌华丽的历史陈设,只有中国人军事思想的智慧之光还闪耀在这座二十一世纪的军事殿堂里。
7.7|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21年7月7日,听文物讲百年党史——激扬青年团队来到了宛平城,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他们看见许多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实物、图片和还原的场景,走过几个展厅还可以看见海报上写着伟大胜利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
首先,他们来到了《中流砥柱》的展厅,跟随着李齐老师一件一件的看,老师详细讲解了这些文物的历史,令人收获颇多。他们从开头一一参观下来,也了解了许多伟大的革命伟人。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为掩护抗联大部队突围五壮烈牺牲;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当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全是树皮草根与棉絮;赵一曼,鞭打竹签昼夜提审逾月,始终坚口不吐一字;刘胡兰,面对铡刀她保守机密,从容就义,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抗日战争期间,无数的革命烈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牺牲与贡献。当今的中国,以更加雄伟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盛世,如你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