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8日起,学校开始试行新的补考方案,存在科目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的一周有了集中补考的机会。如今,距补考结束时间已有两月,新的补考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
据悉,与之前的补考方案相比,新方案规定在下一学期计算平均学分绩之前安排有学生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工作,并将补考及格的成绩计入平均学分绩,以减少学生受到警示的可能性。并且,在开学之前进行补考,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充分的复习和准备,也可以减轻需补考学生新学期的学业压力。
记者从教务处副处长刘红琳老师处了解到,学校为此次补考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共有200余名教师参与。全校近千名学生参加考试,有半数学生补考科目及格;有98名学生通过此次补考在学籍处理中直接受益,其中有19人免于受到退学处理。有些学生通过补考提高了个人平均学分绩,一些学生更是把平均学分绩提高到70分以上。还有更多的学生因补考及格使得自己的学业负担大大减轻。
英语系的韦跃红老师认为学校下大力气对补考制度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完成学业,虽然老师牺牲了假期休息时间,但更希望看到学生通过补考得到学分或免于警示。接受采访的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试行的补考制度优于之前的补考制度。一位大二的同学表示,此举为同学们多提供了一次考试机会,他们可充分利用假期间复习,增加了通过的机率,最关键的是通过课程考试可以计算平均学分绩并加在本学期的成绩上,让今后的学习不受影响。
然而,刘红琳老师也指出了在这次补考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本次补考中有不少同学旷考,“学校如此重视此次补考,监考、阅卷老师们也牺牲了自己的假期时间,但旷考人数如此之多!”刘红琳老师对此有些难以理解。他表示,旷考不仅给学校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同学自己丧失了补考的机会,他们只有再修不及格科目,才能有通过考试的可能,这很有可能影响同学自己今后的学业。
在采访结束时,刘红琳老师表示,学校修改补考制度是想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个辅助平台,但因为刚试行,有些同学不太了解。“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此项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同学了解这项工作。”
(转载自《北京石化学院报》第216期 2007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