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校师生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下,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牵头组织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顺利结束。经初选、师生网上投票复选、学校研究确定,正式产生学校2015年十大新闻,内容如下:
1.统筹推进综合改革,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聚焦办学功能转变、人才培养层次提升转变和服务面向转变,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组建综合管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办学资源筹措3个改革工作组,赴京内外高校开展发展路径与模式调研,拟定专项改革方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会议集中研讨,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坚持先行先试,在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3个基层单位率先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促进综合改革与日常工作的有机融合,改革、转型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发展共识。
2.制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章程》,推进治校理教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历时3年,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与主管部门、校友及社会沟通,通过二十余次调研和专题座谈会,收集师生意见200余条,历经数十稿,凝聚了师生员工和校友的智慧。经过教代会、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审议,形成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章程》并报请市教委核准。学校章程是我校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推进民主管理、维护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根本制度,是我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依法治校的里程碑。
3. 国家级人才、国家杰青全职加盟,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突破
“国家级人才”罗明生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宇波教授签约我校,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突破的同时,人才强教计划进一步落实,焦向东教授、吴波教授入选2014年北京“高创计划”,孙东亮教授成为2015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截止目前,我校具有国家级学术荣誉称号的高层次人才6人次,具有省部级学术荣誉称号的高层次人才36人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三大科研平台建成,为科技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落户我校,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中关村科学城第六批建设项目单位,首都清洁能源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北京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三大科研平台为学校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扩大开放办学水平,促进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构建起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国家人力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校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将助力学校积蓄科研实力,推动重点学科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为学校进一步转型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6.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完成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专业顺利完成认证专家入校考察,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与机制的校内专业评估逐步推进,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对进一步提高我校工程教育质量、拓展对外联系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了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7.图书馆综合楼主体结构封顶,学生综合服务楼开工,校园基本建设加速推进
图书馆综合楼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学生综合服务楼奠基开工,校园基本建设加速推进。完成了清源和康庄校区的多处环境美化、景观改造、园林绿化和旧楼装修等工程,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8. 测121班获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校风学风建设再结硕果
信息工程学院测121班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我校连续三年进入北京高校优秀示范班集体行列。在校风学风建设过程中,通过新生引航工程、党员先锋工程、红色“1+1”活动、优秀基层组织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新生优秀班集体创建、“校十佳优秀班集体”评选、优秀宿舍评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开展“早读晚听”活动等,不断加大学风建设力度,学风和班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9. 校政、校地、校企合作再谱新篇章,社会服务工作迈出新步伐
深化服务首都安全生产,做实做细与北京市安监局的战略合作,双方共建了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亲自揭牌并予肯定。学校还分别与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加入大兴仿真装备创新联盟,学校服务社会的平台更加宽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
10.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营造了学校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生态,汇聚了真抓实干,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正能量;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和学生工作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选派10多名优秀干部、教师赴政府、企业、高校等相关单位挂职锻炼,干部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市级党建重点课题为抓手,扎实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重视统战工作,支持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事业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建设增智添力,我校被中央统战部评为“2015年度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工作先进单位”;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