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母校要闻» “十一五”本科教学规划解读之任务篇1

“十一五”本科教学规划解读之任务篇1

发布日期:2007-01-24  浏览次数:

 

 “十一五”时期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十一五”时期,为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总体思路,将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分解为7项计划,即“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设计划”、“回归工程计划”、“行业合作计划”、“素质教育与创新训练计划”、“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计划”、“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计划”、“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

 

(一)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设计划

 

1.专业建设

1)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继续完善和推进“十五”时期制定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六四二工程”规划,按照“改老扶新、扬优支重、服务首都、突出特色”的思路,在稳定建设六个本科专业群的基础上,以增强专业群竞争力和社会需求为依据,一方面着力建设具有特色专业方向的老专业,另一方面通过改造老专业来适度培植新专业。

2)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强调学以致用,启动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其培养规格突出表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实用性、技能性、创新性、职业性人才。

2)加强专业评估,推进分层次建设。依托学科专业群,集中力量加强北京市级品牌建设专业和校级重点专业的建设。专业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继续实行校内专业建设评估制度,通过实施评估进一步完善教学基本建设运行机制,将专业建设目标与学校定位紧密结合起来,将经费投入与建设效益结合起来,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教学队伍、实习基地、实验室、课程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全面开展,为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2.六个本科学科专业群的具体建设思路

1)生态化工学科专业群

以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艺为支撑,依托学校在清洁能源化工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师资优势,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重点改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将其建设成为北京市品牌专业,为国家培养在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的现代化工技术、绿色化学工艺、绿色催化技术、燃料清洁化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群是学校重点发展的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时期,除集中资源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外,还要将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成为校级骨干专业。此外,该专业群还拟建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向的新专业,为首都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光机电一体化学科专业群

以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支撑,建设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核心,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本科专业组成的专业群,为北京市光机电一体化重点产业、石油石化行业和国家能源工业提供人才支持。“十一五”期间,该专业群将得到学校的重点投入,争取建成2个北京市级品牌专业、3个校级骨干专业;同时该专业群还拟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3)环境保护学科专业群

依托生态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学科专业群优势,重点建设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以环保机械与设备方向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同时辐射有环境工程专业(工艺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工环境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形成环境保护专业群。毕业生主要面向环保设备制造、污染物控制与资源综合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化学与监测、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工作。环境保护专业群是跨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管理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工程应用型专业群,体现了现代工程教育中的交叉学科特色。该学科专业群是“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新的重要的增长点环境工程专业将被建设成为北京市级品牌专业。

4)新材料学科专业群

结合国家材料领域科技发展和产业化需要,发挥学校在传统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基础上,向能源、环境领域的新材料研究拓展,在环境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材料表面改性及材料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十一五”时期,学校将在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校级骨干专业的基础上,将其拓展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提供人才支持。

5)信息工程学科专业群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学校主干学科之一,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以及拟建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形成较完整的信息类学科专业群。“十一五”时期,力争将其中1~2个专业建设成为校级骨干专业。

6)现代服务与管理学科专业群

随着首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对兼具工程技术背景的,从事市场营销、技术支持与维护等服务性工作的人才有大量需求。学校对现代服务与管理学科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与思路是:依托工科优势,加强工管结合,有目的地把一些理工科课程引入与现代服务业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使之具有比较鲜明的工科背景与特色。同时,通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使学校的工科学生辅修经济学、管理学类课程,培养具有工程技术背景,懂管理,会经营,能从事工业品营销、技术维护与现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将重点建设现有的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同时拟新建物流管理、工业工程、财务管理等新专业为首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