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个月的校训、校歌征集活动至今已近尾声,100多幅热情洋溢的投稿作品表达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建设发展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经学校校训、校歌专家组评议,从这100多幅作品中共遴选出校训备选作品10条,校歌备选作品4首。如今,我们将通过全校师生投票的方式从这些备选作品中选定能代表我们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最能代表我们心声的作品作为石化学院的校歌校训。
我们期待你的关键一票,能共同选出我们最中意的作品。
截至6月底,我们将把全校师生的投票结果上报学校党委,由学校党委讨论后确定。
投票要求:每个人只能投一次,且校训、校歌作品只能各选一个。投票可直接提交宣传部办公室(行政楼A321),或发邮件至xcb@bipt.edu.cn,并留下联系方式。
奖项产生办法及时间:校训、校歌征集活动最后揭晓时,假若你的投票跟学校确定的校训、校歌一致,我们将对选中该作品的人员采取抽奖方式,从中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人员给予数额不等的奖励。预计时间在7月下旬。
奖品设置:校歌校训一经确定,其原创作者将得到学校重奖;入围作品和参选作品也将分别获得学校奖励。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奖品价值500元;二等奖2名,奖品价值200元;三等奖3名,奖品价值100元;纪念奖20名。
校训入选作品及释义公示
作品一:德诚勤俭、志存高远
德:乃炎黄子孙都该具备的民族精神!诚:是我们社会所呼唤的!
勤俭:是成就任何事业所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正是中华民族所有的朴素精神!
志存高远:这是我们学校大多数同学所欠缺的!石化人该活着有自己的人生观,大志向!!
作品二:宏达致远、务本唯新
“宏达致远”寓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贯通统整而宏达致远,在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乃至名利地位的得或失都能豁达开朗,并事事知反求诸己,时时能立人达人。将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生命、关怀环境当成自己终身的志业,戮力以赴,尽己所能,福国利民。而“务本唯新”则体现的是一种务实求真、不断进取的治学态度和学校精神,即要不拘泥于目前的现状,不断开拓,紧跟时代的步伐,并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方案,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品三:滴水穿石、化古通今
“滴水穿石”典故意为:其一为持之以恒之精神,其二为目标始终一致。校训采用此典故取意不难理解:其一,要求大学生要有不畏艰险,持之以恒之精神;其二,要求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化古通今”,古乃中华民族浩浩五千年文明,各家思想,每朝国政,近代科技等等都值得我们大学生取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摒其糟粕,将历史文明演绎,贡献与民族复兴。
“滴水穿石、化古通今”,取校名简称“石化”二字,无疑更贴切本校特色,具有工之缜、文之密之境,而且该校训易懂,方便记忆。
作品四:事人以德、事物以搏
“事”字在此均做“对待”或“做”解释,说明要以良好的道德对待别人,做有德之人,做事要有拼搏的精神。
作品五:崇德、勤奋、务实、奉献
首先是崇德,即崇尚品德,应是学校首先对学生甚至老师更或一种为人办事的一种要求,也体现出办学的宗旨与目的,这更能统领其他工作。
第二是勤奋,这是对学子的基本要求,也是成功的最好体现,它能够鞭策学生勇往直前,发愤图强,报效祖国。另外这也对老师有一定的激励意义,即努力工作,立足本职,勤谨笃学。
第三是务实,其中包括务实、求是乃至创新。务实是一个工作态度,它主张实事求是,这种工作态度可以决定学习、工作的成败以及在突破常规下实现创新。
第四是奉献,这里包括我们要树立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讲求团结,更体现出一种多予少取的精神,适合于一切人、事,此外,这也是学校教学目的的深化。
综上八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体现出对学生、老师的要求,又体现出学校的历史及自身特色,又能起到激励震撼的效果,增强凝聚力,更体现了对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它能丛整体上体现出学校的意义,对各项工作的统领作用,从而更好的表达了办学理念。
作品六:自强厚德、求是创新
“自强”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符合“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既是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厚德”语出《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本意是推崇、尊重道德,这与“以德治国”的精神一致。厚德载物,是说只有尊重道德,才能负载物质文明建设。
“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求是”是探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而这正是对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对“工、管、文、理”各专业学生、教师最根本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语)
“自强厚德”,是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根本要求,是校训的思想基础。“求是”则是校训的本质、核心、灵魂,而“创新”则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动态目标。
作品七:学始于专、德发于爱、功成于韧
1、“学始于专”。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真正学习和掌握一技之长,是为学者能够得以报效国家和据以立世的根本。只有在“专”的基础上才能“博”,这是对“做学问”的一个基本要求。
2、“德发于爱”。人类所有的道德无不发源于“爱”,“做人”事事、时时、处处需要以爱为本,爱国、爱家、爱事业,这也是需要化工学子用心把握的重要和核心的品德。
3、“功成于韧”。化工行业作为一门特殊的职业,必须坚持精益求精、坚忍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真正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石化学子未来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做事”的前提和根本。
整个校训内容分别从“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个层面进行表述,形式新颖、和谐对仗、内涵深刻,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和广泛传播。
作品八:求真、求实、求新
求真:指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语出周恩来:“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哥白尼语,“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求实:指诚实做人,脚踏实地做事。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
求新:指追求新高。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作品九:刚健笃实、日新其德
“刚健笃实,日新其德”取自《周易》:“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其意为培养自己,做到刚健无私,笃实不浮,辉先相映,日日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就是成为国家栋梁,食君禄,而有所作为。这是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对后世影响很大。
如道家主张取法自然,儒家强调进德修业,法家更是从社会改革方面倡导变法求新。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就要引领时代潮流。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从工作到生活,没有求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
作品十:学原于思、业精于勤
“学原于思”是宋朝大儒程伊川的名句,称得上是千古至言。思想是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最需要培养的。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只能是行尸走肉,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只能是历史的配角,一个没有思想的国家将永远没有活力与生气。《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生的学习必须要自己养成思考的能力,有了这样的一种能力,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思与学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辨证关系。
韩愈《进学解》里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想必是家喻户晓了。这里头也说了思的重要性。咱们学校以前的校训是“勤奋”,后半句用“业精于勤”既有承前启后的效用,也精辟地说明了作为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
此二句可谓是佳品,其中引用名句皆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名言。我总结提炼成如上八字,对仗有序,排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易于记忆,通俗易懂。恰如其分体现了一个学校对待学子学习、生活、事业上的正确指点。对比起一些名校的校训无丝毫不及而兼有过之。
勤学深思方有成 。如果说“学业”是一个中心的话,那么“思”与“勤”就是两个基本点。“学原于思,业精于勤”,妙哉!
校歌入选作品公示
作品一: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
相聚在敬爱的石化学院
校园风景如画 学子英姿勃发
石化是我们求知的天堂
石化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师恩重如山 同学情似海
我们用知识和技能来充实才智
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精神
梦想在石化学院冉冉升起
飘扬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作品二:
蔚蓝的天空我们共同拥有
蓝天下放飞年轻的梦
让我们画出美丽的彩虹
彩虹下绽放着青春的笑容
京南学府孕育力量的火种
振兴民族的希望握手中
勤奋刻苦我们努力追求
用青春和微笑与太阳热情相拥
因为我们同在为石化添光彩
每颗心都是一样节拍
我们的爱深深交融成一片海
共创石化更美好的未来
作品三:
青春――和您一起流淌
我曾把梦想播种在故乡的山岗
日升日落伴我成长
我曾把生命寄喻在梧桐树的顶端
风霜雨雪见我茁壮
青春
我和您一起流淌
大海才是我永恒的辉煌
我曾把搏击牢系在雄鹰的翅膀
云卷云舒催我丰满
我曾把畏惧狂抛在恶浪的尖头
潮起潮落喜我坚强
青春
我和您一起流淌
石化才是我温暖的心房
青春
我和您一起流淌
作品四: 我们正年轻
这是一片蓝天 充满着无限希望
这是一方沃土 孕育着明日朝阳
这是一汪清泉 滋润着干涸土壤
这是你我的家 你我的家 让我们放声歌唱
勤奋是我们的精神
求知是我们的渴望
进步是我们的动力
我们大步迈向前方
啊!我们正年轻
石化前途无量
茁 壮 成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