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好新闻”评审会与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21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分三个小组对38所高校报送的“好新闻”进行了评选。评选结果现已揭晓,我校共有5件作品获奖。
本次评选的范围为2004年度高校校报刊载的新闻类作品,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知名高校都选派了一批作品参赛,由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负责组织评审。
在此次“好新闻”评选中,我校选送的《积极创新实践 应对未来挑战》(校报第152期)获得通讯类三等奖,作者孙珊珊为校报记者团记者;《关注学生就业建言学校发展》(校报第140期,作者:鲁珺瑛)、《威王国驻华大使赫图安访问我校》(校报第143期,作者:宫军)分别获得消息类三等奖;《入世三年,我们怎么还用床围子》(校报第157期)获得言论类三等奖,作者张飞达为校报记者团记者;此外,校报第143期2版综合新闻还获得了版面类三等奖。
这是我校首次选送作品参加北京地区高校新闻评选活动。首次参评获奖表示着我校校报近两年改革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关心下,历经编辑人员变动的《北京石化学院报》于2004年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2004年,《北京石化学院报》编辑部认真分析了各种校园媒体的特点,加强了研究学习,并充分听取了学校广大师生对校报发展的一些建议,在报纸的编排上作了系列改进:加强了校园新闻的深度报道,尤其是对关系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大信息和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访;增加了对校园人物的采访报道,尤其是对我校名师、优秀学生等事迹的报道,以此让广大师生能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我们石化学人的风采;增大了报纸的信息量,对于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采取了“先上网后上报”的方式,即一些重大新闻第一时间在晨曦新闻网上刊登,而在校报上则改变内容与形式:缩短篇幅作简讯报道,或者增大篇幅、改变角度作深度报道。此外,编辑部还加大了对校报发放的管理力度,除学校各个学生公寓有勤工助学学生负责发送外,学校各个机关科研处室等都有校报记者团成员负责发送。目前,编辑部还计划在学生公寓、综合教学楼等服务台搁置部分校报,以方便同学们自行取阅。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