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母校要闻» 做有德之君子 做好学之学子 做博学之才子

做有德之君子 做好学之学子 做博学之才子

发布日期:2011-09-29  浏览次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系列活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28日中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校园里传来朗朗读书声,这里正在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经典诵读活动,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五百余名师生参加了经典诵读,院长郭文莉、副院长韩占生出席并带头诵读经典。与经典诵读活动相伴,同时举行的还有“传统滋养心灵,人文照亮青春,大家一起学人文”读书月活动以及大学生儒家文化寻根之旅总结会等。配合活动,校园道路的两侧还挂上了中国传统经典名句,漫步其中宛如穿越中国传统文化走廊。这些活动是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为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而策划的,由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依托单位之一人文社科学院负责牵头实施。

 

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主要负责人,郭文莉院长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讲话中强调:“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创立和总结了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主张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方针,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态度,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学校以纪念孔子诞辰为契机,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是希望老师们以孔子为榜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希望同学们读好书、做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同学们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学之学子,做博学之才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172-5日,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组织了“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作为该项活动的延续,928日下午组织了总结交流会。15位参加过寻根之旅的大学生畅谈收获,交流了心得。公01班的李杨同学在发言中谈到:“这次寻根之旅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一路上,我体会到了小组团结互助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国01班陈泽同学则说,“此次活动,对于我而言收获的不仅是文化本身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经过此次活动我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有所思所想,有所感悟。” 营091班吕凯士同学说“我要以孔子为榜样,把行为守礼、做事守义,处事守仁、好学多知和交友守信作为自己修身的标准。”会102班费晓宇同学则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充溢着浓厚的人文色彩,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参加活动的英091班潘九丞同学表示,现在很多“90对孔子的了解只局限在书本,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诵读经典和文化寻根之旅等类似的活动。听取汇报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负责人、教务处刘红琳处长认为:“大学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文化教育基础上的教育,中华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尽可能多的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实践人生。”

我校是一所以培养工程师为主的工科院校,如何根据现代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学校一直致力于破解的难题。2010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成为首批北京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校长郭文莉教授担任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我校致力于紧密结合国家对高素质工程师的需求和企业对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打造成培养学习和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优良、具有广阔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一线工程师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举办了清源讲坛等一系列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系列活动是我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延续。

诚如郭文莉院长所言,“大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里,成长中的‘卓越工程师’尤其如此,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本根教育将是我们持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据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杨钟红讲,为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清源讲坛10月份将继续开讲,还将陆续举办人文知识大赛、经典阅读读书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