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母校要闻» 学校2010年度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公布

学校2010年度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公布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日期:2011-03-28  浏览次数:

近日,学校公布了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评审结果,通过课程自评、教学院(系)复评推荐、学校专家组评议、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等环节,共评出校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优质课程8门。

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分别为: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负责人:化学工程学院,吴新民)

《化工设计》(化学工程学院,何广湘)

《软件工程》(课程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沙芸)

《管理实习》(课程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张小红)

《大学英语》(课程负责人:外语系,林学明)

《数学分析》(课程负责人:数理系,曹晓东)

2010年度校级优质课程分别为:

《油气集输》(课程负责人:机械工程学院,戴静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负责人:机械工程学院,刘湘晨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余有明)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张立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王淑芳

《旅游专业实习》(课程负责人:人文社科学院,杨钟红

《口语实习》(课程负责人:外语系,刘丽华

《数学模型》(课程负责人:数理系,王若鹏

 据悉,学校于201011月中旬至20113月中旬组织开展了校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申报评选工作。学校希望校级精品课程及优质课程组的教师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加强教学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积极使用“教育在线”等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开展网络互动教学,推动我校网络教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网站并开展内容更新等维护工作,吸引广大师生学习使用,充分发挥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学校还将对历届校级精品课和优质课进行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将在校园网上进行公布若发生严重教学事故或教学质量下降,或抽查评议结果较差,将按照条例相关条文的规定,取消校级精品(或优质)课程的称号。

学校希望各教学院(系)及课程负责人认真学习课程建设与评估的文件规定,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五个一流”精品课程建设标准,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力争建设成为北京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