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母校要闻» 我校焊接机器人成果参加灾后重建援建项目现场公开演示

我校焊接机器人成果参加灾后重建援建项目现场公开演示

来源: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09-05-18  浏览次数:

59,由什邡市人事局、科技局、工业经济局、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重建智力援助“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用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技术及装备项目”成果展示暨机器人焊接现场演示活动在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我校作为北京-什邡对口支援资助单位之一,派代表参加了此次演示会并现场演示了由我校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持研发的焊接技术成果。

 

本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市、什邡市相关行政职能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什邡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金、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尹显俊、副市长周波及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工业经济局负责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家与博士后处处长林革、市科委市场办书记王洪强、市工业促进局产业布局指导处处长陈世杰以及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均参加了演示会。

         

李成金书记、周海副校长揭彩 

我校副校长周海、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薛龙代表学校参加了本次活动,周海副校长和什邡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金等一起为机器人焊接设备揭彩;薛龙教授现场作了“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用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技术及装备项目”技术报告。李成金书记对本项目的开展实施及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开启了机器人焊接设备,机器人成功进行了焊接现场演示。周海副校长代表我校讲话表示:“参与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重建智能援助项目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促进什邡市重型装备产业发展、提高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焊接加工技术水平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他表示,学校全力支持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并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据介绍,四川什邡市在去年“5·12地震”中损失惨重,我校重点实验室发挥已有的焊接机器人技术优势,结合什邡市和重型装备产业优势,进行核安全装备制造所需的碳钢、不锈钢容器的焊缝坡口制备技术、机器人自动焊技术、不锈钢堆焊技术研究,为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核安全装备制造的自动化焊接提供先进焊接技术与装备。

 

        

 

本次活动现场演示的两套设备是“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用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技术及装备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一套是解决核装备制造马鞍焊的机器人设备,另一套是解决核装备高压容器筒体焊接的柔性导轨焊接机器人设备。

本次活动既是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恢复重建智力援助项目成果的展示,也是该项目进入下一阶段的新起点。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将解决核安全机械设备的制造自动化问题,提高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并能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在完成本项目研究基础上,将所取得的系列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于传统行业的锅炉装备制造、以及石油、石化的压力容器制造中,将对相关行业提高装备制造水平起到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