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骐铭,会展211班长,历年平均成绩专业第一,历史最高GPA分数为3.93。获一等奖学金2次,国奖1次。作为通讯作者发表3篇英文论文,设计作品展出国际展览,国家级奖项5次,市级URT3项,策划获微博认证最佳,北京市齐舞比赛16强。
全局视野,多元探索
2021年秋,杨骐铭从家乡云南昆明,踏上了前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求学之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初入校园时,他如同一名“书呆子”,全身心投入学习,许多科目成绩斐然,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学霸”。然而,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杨骐铭逐渐意识到,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自我探索的舞台。于是,大二之后,他开始在学业之余涉足不同领域:学习街舞、锻炼身体、参与公司实习等。他深信,正如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在大学的学习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应该勇敢地走出去,探索未知,从中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付诸行动。
勇往直前,要有“从0到1”的勇气
杨骐铭说:“任何时候都要有从0到1的勇气。”这种勇气,是敢于重新出发的勇气。在结束了上一学期紧张的学习之后,他并未因优异的成绩而自满。相反,他认为,每当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都将回到起点,从“1”重新变为“0”,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这个过程充满未知与挑战,但他始终以戒骄戒躁、低调谦逊的心态面对每一个新阶段。他用坚定的内驱力推动自己不断前行,在每一个阶段实现从“0”到“1”的蜕变。正是这种重新出发的勇气,让他在大学生活中不断突破自我,迈向更高的目标。
群星闪耀,团队成就个人
“闪耀的不是星辰,而是群星。”这是杨骐铭在大学四年中深刻体会到的道理。他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URT、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他始终认为,比赛的成功并非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采访中,杨骐铭回忆起一次答辩经历,为了呈现更好的作品,他与团队成员不断探讨,相互配合,每个人都为团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最终,他们的汇报成果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胜于个人的单打独斗。
在采访的最后,杨骐铭对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诚挚的建议:“大学四年,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放开眼界,用全局视野规划大学生活。既不能只按大纲学习而忽略自己的热爱,也不能一味追求热爱而忽视学业。只有懂得权衡轻重,才能在全面发展中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首善之区工程师。”
作者:钱嘉伊 / 编辑:刘浩然、丁琪、刘婵媛 / 统筹:徐泽慧、鲁迪 审核:王莉鑫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