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材料"变"大材料":新理念求新发展
材料系新成立后现状如何?下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顾凯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当初是出于什么考虑要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独立出来呢?
顾凯:一是根据国家提出“材料”是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精神,顺应社会需要和形势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材料专业;二是要把“小材料”变成“大材料”,独立出来以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不仅有以前的高分子材料,还新增了纳米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能够更好地发展材料科学,加强我校材料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促进我校材料学科成为新的重点学科增长点。
记者:分离出来对本单位而言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加强?
顾凯:分离成独立的教学单位以后,从行政上来讲我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在科研经费上我们也将得到更大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发展材料学。
记者:现在系里的师资队伍和学生情况是怎样的呢?
顾凯:我们现在共有教职工25人,专门从事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专职教师有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除本科生外,研究生是与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培养的,目前有硕士生18名,博士生3名。
记者:成立新系之后,在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上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顾凯:由于我们成立的时间还很短,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善,所以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暂时都沿用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计划,新的培养计划将在一切步入正轨后逐步整理和完善。
记者:目前材料系自己最具特色的是什么?
顾凯:目前我们最主要的特色还是体现在专业上面,我们从“小材料”变成了拥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大材料”,这四个研究方向包括郭文莉院长带头的生物医用材料方向、
记者:下一个阶段,系里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顾凯:眼下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是要加强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目前我们已选送三名青年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将选派一名教师出国深造;第二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成立一个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不定期地走进课堂,听老师讲课并给与及时的反馈;第三是要加强重点课程的建设,我们将成立重点课程组,全力打造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在对学生的管理上,我们为同学们配备了专职班主任,他们将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同学们及时的指导,特别是在学风建设方面,要狠抓落实,降低课程不及格率,我们设想从2007级新生开始试行新模式的管理试点,抓好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和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