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4级研究生聆听《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916日下午,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包括我校50名研究生在内的近6000名首都高校研究生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吴良镛、杨乐、杨卫三位资深院士为大家讲述为人治学的故事。

 

报告会是配合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工作,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市政府主办,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承办的宣讲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讲话中指出,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对于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营造执着攀登科学新高峰的科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吴良镛院士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进行了报告,以切身经历进行了精彩的讲说,并指导研究生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理想与立志;第二:道路;第三:坚持,“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第四:榜样,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五:顿悟,对于青年学人,关键在于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这里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

杨乐院士以《科学研究和学术道德》为题进行了报告,他指出科研的灵魂在于质,而非数量,并指导同学们要勤于动手,抓住一切联系的机会,不断思考,反复研究;另外,他指出同学们要有远大的理想,浓厚的兴趣,执着的追求,长期的努力。他希望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传统,在选择课题后要认真学习,努力创新,遵守规范。

杨卫院士以《为学有道 为学有德》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告诉同学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对同学们提出四点忠告:一、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二、不接受陌生人帮助;三、不在学术上投机取巧;四、不在学术上游戏人生。

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的学生于琛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作了会议总结,他说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的五四讲话和教师节讲话精神,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德励学,坚定理想信念,在奉献中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要坚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坚持严格自律,正直诚信,遵守学术规范,使科研和教育成为阳光下最纯洁和神圣的领域。

同学们纷纷表示报告会使人深受启迪,各位院士的宣讲使自己深入理解了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是每一个研究生必须遵守的科研准则;深刻领悟了“知识改变命运,责任成就未来”的内涵。大家表示一定要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发布日期:2014-09-19 收稿日期: 文章编辑: news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