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为教学第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培养方案» 原则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文件

 

京石化院教发〔2008〕92号

――――――――――――――――――――――――――――――――――――――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经过学校教务处和各教学院(系)反复研究,已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最终审定通过,现正式发布实施。请各教学院(系)在制定2008版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时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〇〇八年五月三十日

学校办公室

2008年5月30日印发

 
 

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蓝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落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一五时期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新形势下构建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遵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程序,在认真总结2004年版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改革,认真制定2008年版各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指导性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并对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原则和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改革理念

1.制定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做好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在内的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当前本科教育面临的宏观形势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呈现高度交叉与综合的趋势;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北京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中阶段基础教育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在对本科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基本定位重新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历史性战略调整,实现由纯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向着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由“高级专门人才”基本定位向着“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基本定位的转变,由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向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基础上的以突出多样性为基本特征的质量观的转变,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质量观。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特别意识到,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我们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更加强调“应用型”而非“学术型”;我们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面向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面向岗位和职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树立整体知识观,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与课程体系设计思想,构建有工程特色的课程体系

大学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所谓整体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课程要素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的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学科以及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结果。在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课程体系改革绝不是简单化地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分目标内在和谐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摒弃以往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价值的非此即彼的割裂性认识,每门课程的开设与否都应纳入课程体系的总体视野中思考,所开设的每门课程也不应当片面追求本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强调不同课程对课程体系整体目标达成的独特作用。各专业要按照“面向行业、拓宽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思路,构建文理交叉、理工渗透、工管结合、课内外互补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是自我陶冶的学校”,学生修读课程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学生增长经历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加经验的过程。课程本质的“经验性”突出强调了学生必须参与到课程中,即学习者不应只是课程的追随者,而应与教师一起成为课程的主人和占有者。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等也都必须依靠有机的课程体系来唤起。对大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就是向每一个求学者提供一套学会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实质上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超越过去,提升能力的发展蓝图。这一设计蓝图不应是预先给定的“专业框架”,而应是学生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理想谋划,是“以实际修读课程的主干性结构体现其专业和就业方向”的运筹。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就应该打破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局限。

整体集成性和实践体验性是工程教育课程应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在构建本科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时,应淡化基于严密学科逻辑体系的所谓“学科中心”课程观,要强化基于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中心”课程观和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亲身实践体验的“学生中心”的课程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中,应重新审视工程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课程开发,通过集成化整合理论课程体系、多途径拓展实践类课程体系、分类集成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强化学生高度集成化的知识素养、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素养以及人文艺术和道德素养的获得。

3.固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成果,强化面向应用、回归工程的实践教学特色

在制定培养方案工作中,全校各专业应主动适应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培养规格上,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现代工程链中,应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从事中段和末段工作(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的,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工程技术后备人才。为此,应本着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深化产学合作教育,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将面向应用、面向工程、面向社会的思想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继续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课教学学时和学分,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型课程学习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4.科学合理构建课程模块,为实施更加灵活的学分制管理机制奠定基础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本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系列课程模块,为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制订适合个性特点和志趣特长的学习计划提供丰富、灵活的课程模块组合方案,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即通过强化课程模块的建构,扩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知识建构的灵活性,使学生通过不同课程模块的组合,以及课程模块内的不同课程组合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层次性。

 

二、基本原则

1.为了服务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成为有全面知识、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的“有教养”的人;而专业教育,不仅能够给学生以严谨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还能让学生分享深入人类某一精神活动和智力领域的经验,帮助学生养成不懈探索的学术精神,锻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他以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他也会因为学会了以学术的方式和学者的态度思考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拥有超越一般从业者的思想能力和行动能力。

在构建系统化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和恰当的专业知识结构时,要通过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好培养学生“做人”与“做事”、普遍价值取向和学术(专业)取向的关系。在大学教育中,缺乏具有深度的学术与专业水平是不可以的,而缺乏人文关怀及普遍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同样是危险的。在教育实现形式方面,课堂教学课程与课外活动课程,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且课外教育因素在一个人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建,每个大部分中又分别由若干个知识(能力)体系构成,其中:

通识教育内容包括:①基本技能训练;②数学与自然科学;③科学技术与社会;④外国语言文化;⑤艺术与人文学科;⑥哲学与社会科学;⑦文化、观念与价值;⑧体育。通识教育应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40%~45%范围。

专业教育内容包括:①主干学科基础(可含若干模块);②相关学科基础(可含若干模块);③ 专业(方向)。上述三方面均包含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内容。专业教育应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55%~60%范围。

综合教育内容包括:①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② 学术活动;③ 军事训练与文体活动;④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⑤ 自选活动等。除少部分必修内容外,综合教育实质上属于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外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为主。综合教育的学分单独计算。

2.在通识教育部分,坚持“改革、完善、巩固、提高”的原则

通识教育既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更是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平台。通过加强和优化学生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清晰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人类求取知识、理解自然、理解社会与自我过程中所经常用到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能力,对本国或本民族文化遗产、他国历史及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对于伦理价值的鉴别和判断能力,以及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交流合作能力。通识教育的思想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即使是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同样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本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落实通识教育目标。

学校在研究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要关注以下方面:一是目的性,即紧紧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着重于完善学生人格、提升素质、培养能力的实效性;二是校本化,即开出与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相符合的、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三是民族性,要使我们的学生植根于中华文化,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四是国际化,即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之理解和尊重文化间的差异和多元。学校将另文详细提出通识教育方案及其课程建设原则,并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中设立通识教育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指导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工作。

3. 在专业教育方面,遵循构建面向行业、宽口径的学科平台课程,以及构建面向应用与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课程的原则

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首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要靠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校园文化熏陶与社会实践锻炼等环节综合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要科学整合这些环节成为一系列的课程模块,构成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学生主修某个专业是由该领域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决定的,其专业的特色是由本校学科特色和课程特点来体现的。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由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等一系列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共同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貌、基本构架、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趋势,形成较高的立足点和较广阔的视野。其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指服务于专业大类(理、工、经、管、文)教育的、对专业教育起基础和辅助作用的课程。而“主干学科基础课程”是指构成该专业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课程。各专业应以学校“六四二工程”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提出的建设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信息技术与工程、现代服务与管理等六个专业群的思想为指南,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口径为主,注意学科交叉,由各教学单位提供出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以满足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的需求,共同构建各个相关专业群的学科基础课程大平台。

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以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口径为主,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按照人才市场需求,灵活构建专业方向课程,使学生具有专业特长。在基本技能和工具性知识的教学方面,要注意阅读与写作、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等四年不断线。每个专业原则上可构建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并确保专业方向具有柔性。每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由4~6门左右的课程组成(应修学分为13学分左右,其中可分为基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也可不做区分)。每个专业的学生原则上应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和社会实际问题,与产学合作教育、毕业实习等内容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安排18周,在毕业前修读,也可与其他实践环节在时间上打通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共计为14学分。

在专业教育部分,各个专业应在主要必修课程中选择8门左右的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这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应密切跟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的标准,并符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这8门左右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该专业开设辅修专业的课程要求。

4.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遵循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入手整体优化的原则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比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更重要。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求全、细,而重在精、新,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限的课程和学时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满足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为此,要认真研究和领会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的成果,密切跟踪专业认证与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分析本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专业知识体系的主干课程体系。通过多维度整合课程内容,理顺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与交叉。特别要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要达到的具体、细化、可测量、可考核的目标。要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建设学科专业课程平台,打破学科壁垒,建设学科综合化的新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工科专业应结合工程实际,开设工程概论类课程,使学生尽早了解工程领域的一般规律,并通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切实解决低年级课程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不够,学生不了解所学课程与专业发展、职业要求与素质养成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能力培养作准备等方面的问题。各教学院(系)、专业要切实解决学生理论课程负担过重以及课程内容与现代工程、社会实际脱节问题,要防止因人设课、因无人不设课的情况出现,构建出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

5. 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面向工程、面向应用,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继续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认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进一步固化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将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及学科竞赛等课内外各种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做到能力培养系统化。在课外教育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大力推进URT计划,在综合教育部分设立创新实践学分。

以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的思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努力使实践教学任务体现出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综合化、系统性和复杂性,将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思想贯穿到实践教学全过程。在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开发性实验、障碍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校工科各专业,应保证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按周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也折合为学时计入)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为1∶2左右,理科和经、管、文类专业也应尽可能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除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外,按周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也要注明学时数,作为教学运行和学生实践考核的依据。

6. 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方面,贯彻因材施教,优化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原则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背景下,要牢固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整齐划一转向个性化、多样化,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程的设置与修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为此,在培养方案中,尽量以可供选择的必修学分课程取代单一必修课程,增加限选课程,并通过丰富选修课程数量和提高课程质量,不断扩大学生选课自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展现出多样化的知识、能力结构,为实施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要改变单纯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采用精讲多练、面向应用、加强指导等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养成能力的教学模式,切实解决课时膨胀、“满堂灌”的现象。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项目式的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答疑、讨论、作业、考核等环节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推进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充分利用单元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次考核方式,多种方式地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并适时调整课程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基本要求

1.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XX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报告:包括国内外同类专业的调研,专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依据、目标和特色描述等。

(2)“XX专业培养方案:包括 ①培养目标;②培养规格与要求;③学制与授予学位;④主干学科、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专业实验;⑤基本学分学时(总学分、总学时、平均周学时等);⑥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全部课程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等在内,按模块说明最低修读学分和课程替代关系);⑦修读办法与要求(包括选课指导、综合教育等内容);⑧指导性教学进程和其他必要的说明。

(3)“XX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包括按照学期安排的课程列表:必须标明每门课程中包含的理论授课学时数(只有学分没有课内学时的课程应标出课外自学学时数)、习题课学时数、实验学时数、上机学时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及折合的学时数等,还应标出课程的平均周学时,每学期的总学分等内容。学生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次序修读课程,学校将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优先保证其修读。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自主安排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学制及学期安排

学校各专业的学制均为四年。学习年限可为3~6年。

各专业每学年均实行两学期制,即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安排20周或21周。以理工科为例,其中课堂教学安排1516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34周(不同内容的实践环节可打通使用,经批准也可分散进行,占用寒暑假时间需在培养方案中注明),期末考试安排12周。经济、管理、文学类专业,根据各自的培养方案,可适当减少集中实践教学周数,并相应增加课堂教学学时和周数。各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要求,与寒暑假连在一起统筹安排。

3.学分的计算规则

学分是学生为达到该课程学习目标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量度。学分对应的学习时间当量按以下规定计算:1个学分折合学生平均需48学时的课内外学习量。不同类别的课程所用的课内(讲课)时间和课外(预习、复习、作业等)时间比例不同,其中课外学时的最小值规定为:

(1)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8~10门)和专业教育中的专业主干课程(810门)的课内外学时比例一般定为12

(2)其它理论课程和所有实验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一般定为1∶1

(3)体育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为1∶0.5

按以上比例,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20门以内)按课内16学时折合1学分;其它课程(包括实验课)按课内24学时折合1学分;体育按课内32学时折合1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如实习、课程设计)一般按照累计工作48学时折合1学分,并折合为24学时的课内学时;18周毕业设计(论文)按照14学分计。某些特殊情况由教务处会同相关教学部门单独研究确定。各课程学分一般都按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数。

4.学时要求

理论课程(非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应从理论课程总学时中扣除,计入实验教学总学时中)和实验课程(也包含了非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和除毕业设计(论文)以外的各个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折合的课内学时数)教学总学时数分别控制如下:

理工科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制在22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4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含除毕业设计以外的所有实验、上机、实习、课程设计折合出的课内学时)应达到95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82学分左右,其中所有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30%以上。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制在23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5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含除毕业设计之外的所有实验、上机、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折合出的课内学时)应达到60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75学分左右,其中所有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0%以上。

文学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制在26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8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含除毕业论文之外的所有实验、上机、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折合出的课内学时)应达到50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75学分左右,其中所有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5%以上。

各教学单位应按照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积极整合有关课程。为严格控制理论教学的总学时,原2004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如果没有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准),原则上不应增加学时。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理工科类专业:工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2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单独设置的部分专业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等)。理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适当减少,并适当增加理论教学课时或实验课时。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2~34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文学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25~27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各专业均应积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各专业要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统筹考虑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扩大产学合作教育成果,使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折合学分达到毕业总学分的30

6.课程结构、比例与考核

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按学生的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各专业应严格规定获得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必须修满的总学分数和各课程模块的最低学分要求。

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中的公共课程以及专业教育中的学科基础课程(含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比例控制在70%~80%,并尽可能降低。

限选课是根据通识教育中各课程模块及专业教育中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的需要而按模块设置的选修课程,其中每个专业原则上应构建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模块实际开出的限选课程的总学分数应在规定修读学分数的1.5倍~2倍。在培养方案中限选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比例控制在20%~30%,并尽可能提高。

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注意课程安排的均衡性,平均每学期的总学分数(含各类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应控制在22~25学分左右(大学一年级课程最高可安排到27学分)。原则上只有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和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的期末考核环节才能安排在期末考试周内进行,每个考试周安排的考试最多不得超过4门。

7.培养方案框架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思想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其课程由“必修学分课程”、“选修学分课程”两类课程有机构成。各专业应在“必修学分课程”中规定8~10门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部分的核心课程。即使是专业教育中的课程,同样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本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落实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分为8个课程模块,各专业学生修读通识教育的学分原则上在74~83学分范围。这8个模块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共同要求。其中通识教育中的个别课程或模块若与某个专业在专业教育中有更高要求的课程或模块内容相重叠,则可在覆盖该课程或模块通识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将通识教育中的课程或模块与专业教育课程统筹考虑。8个模块的具体设置目的和要求如下:

①基本技能训练。本课程模块主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且必须的通用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与交流的能力等。通过这些课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组织自己的表达与写作的思路、公开地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批判性思考和判断是非,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展信息处理与交流。学生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共需要完成6学分。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类课程2学分,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课程4学分。这些课程最好在一、二年级中完成,以便这些基本技能在以后的专业教育中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强化。

②数学与自然科学。本课程模块通过讲授、实验和实习使学生理解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原理与方法,增进学生利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当代科学文明发展并且有效地参与其中。本模块共需要完成24~31学分,其中大学数学类课程1617学分,化学与生命科学类课程2学分,理工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课程11学分,经管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课程4学分,在本模块中任选其他课程1学分。本模块中的数学课程和物理学课程也是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原则上需要在专业教育之前完成。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专业对本模块的要求另外规定。

③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并互相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课程模块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人类是怎样通过科学技术方法的改进来推动社会进步,并学会用文化、伦理、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学等角度思考和分析科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理解社会、政治和伦理等因素如何影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全面和综合地思考、分析、研究、设计和实施工程项目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3学分的课程,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必修工程概论课程2学分,任选其它课程1学分;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工程认识实习1学分,任选其它课程2学分。

④外国语言文化。本课程模块是面向非外语专业学生,以外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一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模块须修读15学分,其中13个学分为大学外语必修课程,建议学生在入学后的前2学年完成,在高年级再任选该模块中2学分的其他课程。

⑤艺术与人文学科。本课程模块的目的是通过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以探知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了解以往重要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力。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课程为2学分,艺术类课程限选1学分,在本模块中任选其他课程2学分。

⑥哲学与社会科学。本课程模块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哲学上的主要概念与观点,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方法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自身所建构的但又受其制约的制度环境、观念环境,让学生获得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深刻理解,并了解他们各自的作用范围和局限性。本模块须修读11~13学分,其中哲学与政治理论类课程必修9学分,任选本模块中的其他课程(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2学分,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还需要选修经济学类课程2学分。

⑦文化、观念与价值。该课程模块主要讨论人类经验中重要的而且经常出现的有关价值和抉择的问题,如个人的、团体的、国家的和国际间的道德和公正等。通过道德、伦理、法律、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的学习,扩充学生对于自身文化中各种不同观念及价值的理解,并且增加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互动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如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奋发进取、道德高尚、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公德、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等,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反思能力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程为3学分,其他课程(道德、法律、东西方文化等)任选2学分。

⑧体育。本课程模块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良好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健壮体魄,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灵活的头脑、竞争的意识、拼搏的精神、团队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可以知识传授为主,也可以实践活动为主,或者把二者结合起来。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必修4学分,其他课程限选1学分。必修体育课程须在一、二年级完成,在高年级限选一门体育专项课程。

2)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应分别占总学分的55%和45%左右,各专业学生修读专业教育的学分原则上在95100学分范围。专业教育包括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三个模块。其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与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学分的比例应在122.5左右。相关学科基础和主干学科基础的课程设置并非严格地区分,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取舍和调整。原则上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占2023学分,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占4851学分。专业方向模块的学分大约占专业教育部分总学分的25%~30%,一般为28学分左右(含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规格。要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同时使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要将专业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具体化,并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或课程模块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切实改变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轻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和轻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弊端。以工科专业为例,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来特别强化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研究能力、实验室工作能力、车间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本专业相关规范与标准的运用。

(3)综合教育

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教育与通识教育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或者说综合教育是通识教育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专业教育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综合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等必修学分课程,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公益等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以及对他人、自己及社会的理解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普遍价值认同感。综合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共需修读16学分。综合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方案由学校和各院(系)的学生工作部门会同教务处研究制定。综合教育模块中的必修课程按学校有关规定统一执行;而选修部分,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在本教学院(系)学生工作部门主导下,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具体修读要求。

 

(4)培养方案框架表

通识教育与综合教育

 

 

课程模块

说      明

通识教育

(应修74~83学分)

基本技能训练

(6学分)

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类必修2学分、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必修4学分。在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课程中,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课程1学分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才能获得。

数学与自然科学

(24~31学分)

其中,大学数学类必修16~17学分,化学与生命科学类必修2学分。理工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11学分、经管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4学分。

科学技术与社会(3学分)

其中,理工类专业必修工程概论课程2学分,经管类专业必修工程认识实习1学分。

外国语言文化(15学分)

其中,大学外语必修13学分。

艺术与人文学科(5学分)

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必修2学分,艺术类必修1学分。

哲学与社会科学

(11~13学分)

其中,哲学与政治理论类课程必修9学分(包括2学分不少于4周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和社会实践调查与分析环节),理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经济学类课程2学分。

文化、观念与价值(5学分)

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修3学分。

体育(5学分)

其中,大学体育课程必修4学分。

综合教育

(16学分)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4学分、国防教育2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文体活动3学分、自选活动3学分

 

理工类专业教育

 

课程模块

课程教学

集中实践环节

专业教育

(应修≥99学分)

相关学科基础

(20~22学分)

工程图学基础类(2~3学分)

工程实践(5~7学分左右)

课程设计(2~3学分左右)

(共应修8~10学分)

机械基础类(2~3学分)

电工电子基础类(3~4学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类(3~4学分)

环境与安全或其它选项(2学分)

主干学科基础

(49~51学分)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应包含6~8门左右的必修课和3~4门限选课,共需37~39学分左右(含实验课)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设计(3~4学分)

认识实习(2学分)

专业实习(3学分)

专业综合实验(2学分)

(共需修12学分左右)

专业方向模块

(28学分)

基本专业课(应修6学分)

课程设计(1~2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14学分)

方向1

(应修7学分)

方向2

(应修7学分)

 

 

 

 

 

 

 

经管类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

(应修≥96学分)

相关学科基础

(23学分)

统计学基础或心理学基础(应修3学分)

课程实习(4学分)

经济学(管理专业)或管理学(经济专业)

(8学分)

法学基础(4学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类及其它(4学分)

主干学科基础

(48学分)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

(应包含6~8门左右的必修课课程和3~4门限选课,共应修37学分左右)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实习(3~4学分)

认识实习(1学分)

专业实习(4学分)

(共应修11学分)

专业方向模块(28学分)

基本专业课(6学分)

课程实习(1~2学分)

毕业论文(14学分)

方向1(7学分)

方向2(7学分)

 

 

 

 

 

 

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框架应根据上述模块的基本原则制定。

 

四.制定程序与时间安排

1.制定程序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调研国内外同类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深入分析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教学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认真研讨,在严格遵循学校关于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通识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由教务处组织各系列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由教务处组织各培养单位和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各培养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制定。

2.时间安排

2008年1月,各教学院(系)向学校报送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工作程序及内容安排。各教学院(系)完成国内外调研,每个专业和通识教育课程组需完成至少5所同类院校的调研,并召开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座谈会,就现行培养方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形成调研报告报学校备案。

2008年1~6月,各教学院(系)组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并通过各教学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毕业生、校外专家(至少2位)的论证。通识教育模块由学校组织相关专家提出课程设置方案。

2008年7月,教务处将各专业培养方案送校内外专家评审,各专业根据校内外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后提交学校,由校长签发后执行。

2008年7~8月,各教学单位完成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的制订,并录入教务在线系统。

 

 

 

全校综合教育课程框架(具体实施和调整方案由学生工作部门另行发布)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最低修读学分

总学时

讲课学时

实践

学时

每学期建议学时分配

主持单位

1

2

3

4

5

6

7

8

必修(包括思想教育和体育活动)

09E0012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育与军训)

2

36+2

36

2

36+2

 

 

 

 

 

 

 

武装部

07E9002

形势与政策*

2

63

63

 

9

9

9

9

9

9

9

 

人文社科学院

09E0021

公益劳动

1

15

 

15

 

 

 

 

 

 

 

 

学生处、团委

09E0041

入学教育

1

0.5

 

0.5

0.5

 

 

 

 

 

 

 

同上

09E0050

日常教育与鉴定

 

105

 

105

15

15

15

15

15

15

15

 

同上

09E0031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15

1

 

 

 

 

 

6

10

 

就业指导中心

09E0060

毕业教育与鉴定

 

1

 

1

 

 

 

 

 

 

 

1

就业指导中心

09E0074

体育活动

4

 

 

 

 

 

 

 

 

 

 

 

体育部

小计

11 

235+3.5周 

114 

121+3.5周 

 

 

 

 

 

 

 

 

 

限选(包括学术、科技、校园文化活动和竞赛及社会公益活动)

09E0080

学术报告

5

 

 

 

 

 

 

 

 

 

 

 

学生处、团委

09E0090

学术论文阅读

 

 

 

 

 

 

 

 

 

 

 

同上

09E0100

文艺报告及阅读

 

 

 

 

 

 

 

 

 

 

 

同上

09E0110

创新与创业成果

 

 

 

 

 

 

 

 

 

 

 

教务处

09E0120

科研成果

 

 

 

 

 

 

 

 

 

 

 

教务处

09E0130

党团活动

 

 

 

 

 

 

 

 

 

 

 

学生处、团委

09E0140

社团活动

 

 

 

 

 

 

 

 

 

 

 

同上

09E0150

学科竞赛

 

 

 

 

 

 

 

 

 

 

 

同上

09E0160

文体竞赛

 

 

 

 

 

 

 

 

 

 

 

同上

09E0170

社会工作

 

 

 

 

 

 

 

 

 

 

 

同上

09E0180

志愿者及公益活动

 

 

 

 

 

 

 

 

 

 

 

同上

09E0190

勤工助学

 

 

 

 

 

 

 

 

 

 

 

同上

合  计

16

 

 

 

 

 

 

 

 

 

 

 

 

 

 

 

 

 

 

 

 

 

 

 

 

 

 

 

 

 

 

l  “形势与政策”安排在第1至7学期,旅游管理专业由于第7学期专业实习,只安排前6个学期。

l  公益劳动在第1、2学期进行。

l  体育活动由体育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第2、468学期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考核,每次达标者可获得1学分。

l  限选活动的各门课程学分参见《综合教育课程指导手册》(2003年5月推广版),学生每学年选修的最低学分为1学分,最高不限,四年选修的最低学分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