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为教学第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培养方案» 原则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4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4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文件

 

京石化院〔2004〕教字230号

──────────────────── ★ ────────────────────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4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关于制定2004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经过学校教务处和各教学院(系、部)反复研究与专业试点后,已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最终审定通过,现正式发布实施。请各教学院(系、部)在制定2004年版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时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学校办公室  

 2004年9月24日印发

 

 

 

关于制定2004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

 

本科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案和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文件精神,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开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崭新局面,学校要求各单位在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制定2004年版各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并对该项工作做出如下规定。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教改成果和管理模式,吸纳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果,使之固化在培养方案中,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2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面向应用、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方针,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出发,专业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本科层次教育是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鼓励文理交叉,理工渗透,工管结合。统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六四二工程的规划,以六个学科专业群为基础,构建相近学科专业教学大平台,使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更科学、合理,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3主动适应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改造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整合课程,构建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科学规划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严格控制理论课程的总学时,积极开展研究型学习,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4.加快落实学校十五规划,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作为学校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案中,应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体现出学校学研产紧密联系的开放办学特色。

二、基本原则

1.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方面,遵循顶层设计的原则

专业培养计划是靠一系列课程模块组合来实现的。学生主修某个专业是由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决定的,其专业的特色是由学科的特色和课程特点来体现的。本科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要加强顶层设计,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要处理好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及社会实践、学习与健康、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我校本科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包含普通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由若干个知识(能力)体系构成。

普通教育内容包括:①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包括语言文学、体育、思想品德与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学、法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等);② 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工程图学基础、工程环境等);③ 与上述各体系相关的基础实践训练。

专业教育内容包括:① 相关学科基础;② 主干学科基础;③ 专业(方向);④ 与上述各体系相关的学科实践训练。

综合教育内容包括:①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② 学术活动;③ 文体活动;④ 就业教育;⑤ 自选活动等。

2.在普通教育方面,遵循打通公共基础,优化和丰富课程内容的原则

对普通教育课程要优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结构,在全校各个专业共同构建由思想品德与政治理论、外语、体育、经济与管理、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系列必修学分课程,广泛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等通选学分课程基础实践训练环节,三者有机结合的大平台普通教育体系。

在通选课程模块中,按照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两个大模块要求学生各自应该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理工类专业要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经、管、文类专业加强自然科学类课程。对理工类学生,必须选择24个学分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模块通选课和6个学分的人文社科模块通选课;对于经、管、文类学生,必须至少选择7个学分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模块的通选课和6个学分的人文社科模块通选课。另外,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目前将其具体划分为美学与艺术、中文写作与修辞逻辑、哲学-历史-宗教、心理与行为、教育与思维科学、社会与多元文化、政治与法律等六个部分,要求学生必须选择其中的至少4个部分的课程作为人文社科类通选学分课程。

在普通教育课程平台上,各个专业应选取810门左右课程作为各自培养方案中普通教育模块的核心课程。

3.在专业教育方面,遵循构建学科专业群平台课和灵活专业方向的原则

学科基础课程由相关学科基础和主干学科基础课程两部分组成。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指服务于专业大类(理、工、经、管、文)教育的、对专业教育起辅助和基础作用的课程。主干学科基础课程是指构成专业的主干学科的基础和核心知识课程。以学校六四二工程规划提出的建设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学六个学科专业群的思想为指南,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口径为主,注意学科交叉,由各教学单位提供出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以满足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的需求,共同构建各个相关学科专业群的学科基础课程大平台。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应由810门左右的课程(按应修学分计为2025学分,其中包含若干门必修课、限选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组成,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应由1517左右的课程(按应修学分计为45学分左右,其中包含若干门必修课、限选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组成。

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以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口径为主,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按照人才市场需求,灵活专业方向的原则构建专业课程,使学生具有专业特长。每个专业原则上构建2个以上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并确保专业方向具有柔性,每个课程模块由46门左右的课程(按应修学分计为11学分左右,其中包含基本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组成。另外,毕业设计(论文)为14学分,原则上安排在整个第8学期。每个专业的学生应至少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

在专业教育部分,各个专业应在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中的主要必修课程中选择810门左右的课程,作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这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应符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

4.在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遵循纵向整体优化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要妥善处理好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专业教育中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之间,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明确每门课程和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目标和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主次和层次、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确定合理的学分学时比例。

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应各占50%左右。在专业教育部分,相关学科基础与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学分的比例应在12左右,而专业方向模块学分占专业教育部分的总学分比例应在25%~30%。

普通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是奠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科基础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貌、基本构架、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趋势,形成较高的立足点和较广阔的视野;而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代表性和特色。在工具性知识的教学方面,要注意英语应用、计算机应用等四年不断线。

要从建设系列课程的高度,重新审视教学内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注重建设相关专业群的主干课程(组)大平台。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同时注意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建设。要防止因人设课的情况出现。

5.培养“基本规格+特色”人才,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遵循横向分类培养原则

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因此一定要遵循教育部关于本科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多样性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上,反映出学校的学科和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具体地讲,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学科基础、实践(工程)训练、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其次体现在形成学科专业特色方面,第三是形成学生自己的特色方面。因此对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在必修课中也应通过逐步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实施分级教学,让学生根据专业需要、个人能力和意愿加以选择,最终实现只有必修学分、没有必修课的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在现阶段应努力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等主要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程的分级和分类教学,充分利用学分制特点,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主动权。在课程设置特别是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出一些有利于学生获得各种职业证书的选修课程。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学生自由选课平台和专业选择平台是实现狭窄的对口型专业向宽口径适应型专业教育转变的关键。自由选课平台主要体现在选修课特别是专业方向选修课的设置是否合理、选修课是否有足够的数量和容量;而专业选择平台主要体现在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上,我们应使各相近专业具有尽可能兼容的相关学科基础和专业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为学生在同一学科专业群内实现专业选择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专业选择打下基础。

6.在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遵循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则

为培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制定培养方案时应给予实践教学环节以特别的重视,形成以实验和工艺操作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训练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统筹规划、符合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将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该认识到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逐步建设以独立设置实验课程为主的模式,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开发性实验、障碍性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校工科各专业,应保证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数(非独立设课的实验按学时折合为学分)与理论课教学的学分比例为12左右,理科和经、管、文类专业也应尽可能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大力推进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有条件的专业增设创新实践学分。

为达到上述目的,学校努力重点建设一批专业面向广、资源高度共享、实验课程设置模块化的基础实验中心,用数字与信息技术改造实验室,促进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这必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7.将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凝固于培养方案之中的原则

对近年来学校承担的三项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类项目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石油化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试点专业要继续实施外,对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改革成果,例如,对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成果、对自然科学基础模块的改革成果、对相关学科基础类课程的改革成果、对综合教育模块的改革成果等,要创造条件推广,固化在培养方案之中。

三、具体要求

1.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程序和形成的系列文件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调研国内外同类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深入分析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二级学院(部、系)学术委员会的认真研讨,在严格遵循学校关于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普通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由教务处组织各系列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由教务处组织各培养单位和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各培养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最终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1)“XX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报告”:包括国内外同类专业的调研,专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依据和特色描述等。

(2)“XX专业培养方案”:包括 ①培养目标;②培养规格与要求;③学制与学位授予;④基本学分学时(总学分、总学时、平均周学时等);⑤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按模块说明,包括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全部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⑥修读办法与要求(包括选课指导、综合教育等内容)。

(3)“XX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包括按照学期安排的课程列表:必须标明每门课程中包含的讲课时数(只有学分没有课内学时的课程应标出课外自学时数)、实验时数、上机时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等,还应标出课程的平均周学时,每学期的总学分等内容。学生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次序修读课程,学校将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优先保证其修读。学生也可以在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提前或推后修读部分课程。

(4)其它必要的说明。

2.学制及学期安排

学校各专业的学制均为四年。学习年限可为36年。

各专业每学年均实行两学期制,即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各安排21周。以理工科为例,其中上课安排16周(包括了国庆节和五一节休假),集中实践环节安排34周(不同内容的实践环节可打通使用,根据情况也可经批准分散在整个学期进行),期末考试安排21周。经济、管理、文学类专业,根据各自的培养方案,适当减少集中实践教学周数,并相应增加课程教学学时和周数。各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要求与寒暑假统筹安排。

3.学分的计算规则

学分是学生为达到该课程学习目标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量度。学分的学习时间当量按以下规定计算:1个学分折合学生48学时的课内外学习时间。不同类别的课程所用的课内(讲课)时间和课外(预习、复习、作业等)时间比例不同,以下为课外时间的最小值:

1)普通教育中的核心课程(810门)和专业教育中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程(810门)的课内外学时比例一般定为12

2)其它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一般定为11

3)体育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为10.5

按以上比例,每个专业的核心和主干课程(20门以内)按课内16学时折合1学分;其它课程(包括实验课)按课内24学时折合1学分;体育按课内32学时折合1学分;集中实践性环节按照实际情况,一般按照一周或二周折合1学分,18周毕业设计(论文)学分按照14学分计。某些特殊情况由教务处会同有关教学部门单独研究确定。各课程学分一般都按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数。

4.教学时数安排

(1)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时数安排

四年制本科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非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时数应包含在理论课程的学时内)教学总学时数安排如下:

理工科类专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不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控制在255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750学时以内;总学分(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185学分左右,其中课堂理论教学折合学分约占70%~75%。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不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控制在2700学时以内,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850学时以内;总学分(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175学分左右,其中课堂理论教学折合学分约占80%。

文学类专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不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控制在2800学时以内,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950学时以内;总学分(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175学分左右,其中课堂理论教学折合学分约占85%。

各教学单位应按照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积极整合有关课程。为严格控制理论课程的总学时,原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如果没有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准),原则上不应增加学时。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理工科类专业:工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2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单独设置的部分专业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等)。理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适当减少,并适当增加理论或实验课时。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234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文学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2527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3)其它说明

各专业应严格规定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必须修满的总学分数和必修课学分数。其中:必修课程约占课程教学总学分(学时)的75%~80%左右;限选课程约占课程教学总学分(学时)的15%~20%左右;全校通选课程约占课程教学总学分(学时)的5%左右;各专业的各种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均为必修。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在公共基础、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专业等各类课程中均应安排一定的上机时数,使计算机教学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做到每个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课内的上机时数应大于200学时(不含毕业设计)。学校为每名学生提供相应数量的免费机时。

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注意课程安排的均衡性,平均每学期总学分数(含各类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控制在2225学分左右(第一、二学期最高可安排到27学分)。每学期安排在考试周考试的课程,最多不应超过5门。

5.课程设置结构

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按学生的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通选课三种;按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

必修课包括思想品德与政治理论、社会实践、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国防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信息与计算技术、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根据专业培养要求所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设置的必修理论课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含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限选课是根据专业教育中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的需要而按模块设置的选修课程(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1学分的学科前沿讲座),其中每个专业原则上构建2个以上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模块实际开出的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总学分数应不低于规定修读学分数的1.5倍。

学生通过修读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而构成其主修专业课程。

通选课是从人的全面素质提高和对社会的适应性要求出发,开设的哲学、政治、法律、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保护与安全以及为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等而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程。通选课由学校统一制定开课计划并统一管理。理工类学生应至少选修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经、管、文类应至少选修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原则上说,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尽可能多的通选课外,学生也可以选择符合通选模块分类要求的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作为其修读通选学分的课程(除非附加有特别的选修条件)。

对于一些特别注重学习过程的课程,如国防教育、大学体育、形势与政策、各类社会实践、学科前沿讲座、信息检索与利用以及一些专业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设置为考查课程,成绩可为通过不通过两级。

6.培养方案框架

以学生每天用于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0学时(按六天学习计)计算,一周为60学时,按四学年共166教学周计算,学生课内外受教育时间共计9960学时。因此,专业培养方案按9960学时安排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活动。若按课内外教育教学48学时=1学分计,四年的总学分应为210学分(包括综合教育部分25学分左右,折合每天1学时)。

(1)理工类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课程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普通教育

学分占51%

95学分)

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

42学分)

大学数学(应修1618学分)

计算机绘图实习(1学分)

大学物理(应修11学分)

化学与生命科学(限选,应修2学分)

计算机与信息基础(应修6学分)

工程图学基础(应修2学分)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全校通选课(42学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53学分)

形势政策、思想道德与政治理论课

(应修15学分)

国防教育(1学分)

社会实践(1学分)

公益劳动(1学分)

经济管理课程实习(1学分)

大学外语(含必修和限修,应修19学分)

大学体育(含必修和限修,应修5学分)

经济与管理基础(应修4学分)

人文社科类全校通选课(6学分)

专业教育

学分占49%

92学分)

相关学科基础

22学分)

机械基础(应修3学分)

工程实践(5~7学分左右)

课程设计(2~3学分左右)

(共应修8~10学分)

电工电子基础(应修4学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应修4学分)

环境与安全或其它选项(应修2学分)

主干学科基础

45学分)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

(应包含6门左右的必修课和3~4门限选课,共需33学分左右(含实验课))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设计(34学分)

认识实习(2学分)

专业实习(3学分)

专业综合实验(2学分)

(共需修12学分左右)

专业方向模块

25学分)

方向1

(应修6学分)

方向2

(应修6学分)

课程设计(1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14学分)

基本专业课(应修4学分)

综合教育

25学分)

思想教育和公益活动(6学分)、学术活动(6学分)、文体活动(6学分)、就业教育(1学分)、自选活动(6学分)

         
 

注:其中相关学科基础和主干学科基础的课程设置并非严格地区分,可以适当调整。

(2)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课程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普通教育

学分占48%

85学分)

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

36学分)

大学数学(应修15学分)

工程实践训练(1学分)

大学物理(应修4学分)

化学与生命科学(应修2学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修9学分)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全校通选课(5学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49学分)

形势政策、思想道德与政治理论课

(应修15学分)

国防教育(1学分)

各类社会实践(23学分)

公益劳动(1学分)

大学外语(含必修和限选,应修19学分)

大学体育(含必修和限选,应修5学分)

人文社科类全校通选课(5学分)

专业教育

学分占52%

90学分)

相关学科基础

23学分)

统计学基础或心理学基础(应修3学分)

课程实习(4学分)

经济学(管理专业)或管理学(经济专业)

(应修8学分)

法学基础(应修4学分)

其它选项(应修4学分)

主干学科基础

40学分)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

(应包含6门左右的必修课课程和3~4门限选课,共需30学分左右)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实习(34学分)

认识实习(1学分)

专业实习(3学分)

(共需10学分)

专业方向模块

27学分)

方向18学分)

方向28学分)

课程实习(12学分)

毕业论文(14学分)

基本专业课(4学分)

综合教育

25学分)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6学分)、学术活动(6学分)、文体活动(6学分)、就业教育(1学分)、自选活动(6学分)

         
 

注:其中相关学科基础和主干学科基础的课程设置并非严格地区分,可以适当调整。

(3)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根据上述模块的大原则制定。

7.本培养方案应该体现出的特色

1)将学校现有的专业分为理工类、经管类专业和英语专业三大类。各大类内,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尽可能地打通。其中,公共基础课方面尽可能地在全校范围打通,并为实现只有必修学分,没有必修课的目标构建出可操作的框架。

2)专业培养方案应力图体现出专业即课程组合的理念,因此比较明确地要求体现出主修专业课程(由主干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组成)。只有获得了这些主修专业课程的学分,才可以称作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

3)继续坚持和完善大学教育不仅应包括课内教学计划,还应把课外活动纳入培养方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使学生的课外活动得到有效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知识结构划分得更加清晰,把普通教育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课程两大部分,这些课程占总学分的50%左右,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目标。

5)进一步完善了学分的计算规则,使学分更加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精力的分配,为指导学生选读课程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6)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建设一个体系科学合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能力培养体系。使各实践教学环节折合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比例达30%以上(按新的学分计算规则)。在正常安排各种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之外,理工类各专业应结合专业特点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设置的综合型课程设计或综合型专业实验,经管类和外语类专业应结合专业特点安排一至两个综合型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7)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体育、外语、计算机和实践训练等方面,做到了课内外教学和应用四年不断线。例如,通过一、二年级普遍开设体育基础课和体育选项课等必修课,三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每学年都必须参加体质测试课程等措施,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体育课内外教学四年不断线。

8)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有明确的目标性。各专业在毕业时应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水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毕业时应达到英语六级水平、外语类专业在毕业生应达到专业四级水平才可以获得学士学位。为保证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除开设不同内容的英语选修课外,还要求各个专业创造条件开设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积极推广只有必修学分没有课内学时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成果。大学英语公共课坚持分级教学,并在实施过程中实行滚动分流

9)计算机基础教学得到加强。按照理工、经管专业和英语专业分类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设置足够的课程供不同类型的学生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