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
【北石化院发〔2022〕30号】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对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根据中办国办、中宣部、教育部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通过对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使大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课程体系
(一) 思政类必修课
按照教育部规定,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学分为16学分,本科生必修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思想道德与法治(3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根据教育部、北京市委教工委要求,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2学分)。按照上级要求,目前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共18学分。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要求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本科落实实践教学2学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课程情况,统筹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1学分、“国情调研与实践”实践环节必修课1学分(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搭配)。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课程名称 |
性质 |
学期 |
学分 |
学时 |
对象 |
||
理论 |
实践 |
总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必修 |
秋、春 |
3 |
48 |
48 |
大一 大二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必修 |
秋、春 |
4 |
64 |
64 |
大二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必修 |
秋、春 |
3 |
48 |
48 |
大一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必修 |
秋 |
3 |
32 |
16 |
48 |
大一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必修 |
春 |
2 |
32 |
32 |
大一 |
|
国情调研与实践 |
必修 |
春 |
1 |
1周 |
1周 |
大二 |
|
形势与政策 (I、Ⅱ) |
必修 |
秋、春 |
0.25+0.25 |
8+8 |
16 |
大一 |
|
形势与政策 (Ⅲ、Ⅳ) |
必修 |
秋、春 |
0.25+0.25 |
8+8 |
16 |
大二 |
|
形势与政策 (Ⅴ、Ⅵ) |
必修 |
秋、春 |
0.25+0.25 |
8+8 |
16 |
大三 |
|
形势与政策 (Ⅶ、Ⅷ) |
必修 |
秋、春 |
0.25+0.25 |
8+8 |
16 |
大四 |
|
以上7门课程 |
18学分(包含2个实践教学学分) |
(二)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要求本科生至少需选修1学分“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结合学校实际,目前开设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选讲”“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课等选择性必修课程。我校的办学历史是与改革开放史、新中国能源史、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史紧密融合,将开设充分体现我校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红色文化底蕴的“校史文化教育”课,夯实我校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的思想根基。并将根据情况及时选择优秀教学平台的优质慕课,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目前开设的具体课程如下:
课程名称 |
性质 |
学期 |
学分 |
学时 |
对象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
选择性必修 |
秋、春 |
1 |
16 |
全校通选 |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选讲 |
选择性必修 |
秋、春 |
1 |
16 |
全校通选 |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专题课 |
选择性必修 |
秋、春 |
1 |
16 |
全校通选 |
校史文化教育 |
选择性必修 |
秋、春 |
1 |
16 |
全校通选 |
(三)少数民族预科班必修课
我校每年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预科班学生开设必修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和II”“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课程名称 |
性质 |
学期 |
学分 |
学时 |
对象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Ⅰ) |
必修 |
秋 |
3 |
48 |
预科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Ⅱ) |
必修 |
春 |
3 |
48 |
预科班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必修 |
春 |
1 |
16 |
预科班 |
(四)全校通选课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发挥学科特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原著选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哲学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并将根据情况及时选择优秀教学平台的优质慕课,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目前已开设的具体课程如下:
课程名称 |
性质 |
学期 |
学分 |
学时 |
对象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 原著选读 |
选修 |
春 |
1 |
16 |
全校通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选修 |
春秋 |
1 |
16 |
全校通选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选修 |
春 |
1 |
16 |
全校通选 |
社会心理学 |
选修 |
秋 |
1 |
16 |
全校通选 |
四、教材选用
思政必修课根据要求统一选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并根据教材修订情况及时更替教材。
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预科班必修课、选修课等根据课程需要,如使用教材,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如上级有新的精神与要求,学校将按照上级要求落实。该方案从2022级开始执行。